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蟋蟀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写生词,同位互相检查,及时改错,集体订正:住宅、隐蔽、毫不可惜、弃去、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挖掘、搜索、倾斜、扒土、抛出2.出示蟋蟀的图片,播放蟋蟀的叫声。你们听这是谁的歌声?我们知道蟋蟀唱歌特别出名,它建造住宅也很有名。那蟋蟀的住宅到底为什么这么有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法布尔到蟋蟀家去做客,看看蟋蟀家是什么样的。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回忆,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选址、外部、内部)1.那这小蟋蟀到底是选择什么样的地方来建造自己的住宅的呢?住宅的外部和内部又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呢?下面咱们就一起边走边看。默读2至6自然段,做批注。2.小组讨论自学情况。交流时注意顺序。3.全班交流1)蟋蟀选择什么样的地方建造住宅?(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2)在选择住址时,蟋蟀和大多数昆虫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蟋蟀:慎重,其他昆虫:随遇而安)。指导朗读。3)过渡:现在蟋蟀住宅的地点我们已经找到了,就站在这里向四周看,住宅的外边又有什么特点呢?(倾斜的隧道:干燥;一丛草:安全)4)由此看来蟋蟀住宅的外部不但环境优雅而且干燥、安全,建好了这样的住宅,蟋蟀就可以在它的平台上安心地唱歌了。你们它唱歌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指导朗读,自读,指名读。5)其实作者说的平台就是蟋蟀的洞口,蟋蟀唱歌也就是蟋蟀的叫声,文章为什么不这样写呢?(拟人)找其他拟人句,体会。6)法布尔运用拟人的方法让我们觉得小蟋蟀就像我们人类一样,下面咱们就深入蟋蟀住宅的核心部分,看看蟋蟀住宅的内部到底什么样?(简朴、洁净)4.咱们跟着作者在蟋蟀的住宅转了一圈,将住宅的内部、外部都了解清楚了,现在你觉得蟋蟀是一种怎样的昆虫?出示:蟋蟀是一种_________的昆虫。5.就是这样的小蟋蟀建成了一座伟大的住宅,那蟋蟀到底是怎样建造的这座住宅呢?咱们得好好研究研究。请同学们默读7到9自然段,看看蟋蟀用了什么工具,怎样建成的这座住宅?1)出示蟋蟀图片:观察强有力的后腿2)蟋蟀的住宅就是靠着这样的“工具”一点一点建造出来的。难怪法布尔说:“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蟋蟀的住宅确实不简单,那它到底伟大在哪里?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分析第三自然段,理解工具柔弱。4)蟋蟀用柔弱的工具——自己的四肢一点一点地建造出干燥、安全、洁净的住宅是多么伟大!除此之外,还从哪方面能看出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6.结合课文第7、第9自然段得知,蟋蟀盖房子从秋天初寒开始到冬天还没有结束,历时数月,真是个伟大的工程。7.现在你觉得蟋蟀是怎样的昆虫呢?出示:蟋蟀是一种_________的昆虫。(了不起)8.出示填空,动笔写:()住宅()工具()工程三、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1.正是借助作者法布尔的文字我们才走进了难得一见的蟋蟀的住宅,法布尔之所以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这与他的细致观察是分不开的,文中哪些地方讲述他是怎样观察的,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启发?1)作者: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2)蟋蟀: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四、作业1.本文有大量的句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你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先读一读再抄写下来。2.观察一种自然景物,学习法布尔抓住特点把事物有条理地写清楚的方法,写一篇观察日记。板书:选址慎重7.蟋蟀的住宅外部干燥、安全伟大的工程内部简朴、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