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重难点分析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是小学阶段的最高年级。他们的思维特点与其他年级学生有所不同,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途径来营造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文章的的情感体验,不断激发学生去感受学习中的乐趣。课时安排建议建议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一、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大年夜吗?一家人温暖舒适地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亲人团聚的欢乐,是多么美好啊!但是,一个大年夜,有个和你们同样年龄的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叫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示课题)。2.简介作者提问: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谁?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齐读课题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塞。因家境贫寒,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后来在一些艺术家帮助下,获得助学金,才出示图片出示文字图片过渡:安徒生写这篇童话的目的是什么呢?同学们学完课文后就明白了。正式上学。他刻苦学习,终于从文盲变成了作家。学过他的童话《丑小鸭》二、预习检查1.完成检查题:(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喷香(pēnpèn)火柴梗(gěnggēng)划火柴(huàhuá)挣钱(zhèngzhēng)几乎(jǐjī)擦着(zháozhe)(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A腿脚不灵活,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B精巧细致,质量很好。()2.认读词语:烤鹅裂缝冻僵舒服台布精致填满圣诞树灵魂强烈喷香(pèn)火柴梗(gěng)划火柴(huá)挣钱(zhèng)几乎(jī)擦着(zháo)蹒跚精致指名读词语,其他人跟读出示题目三、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请大家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可以怎样划分层次?(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第一段(1~4)叫卖火柴第二段(5~11)擦燃火柴第三段(12~13)冻死街头3.小女孩先后共擦了几次火柴?都看到了什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学生汇报。这篇课文讲了在大年夜,一个光头赤脚的小女孩在街头卖火柴,她又冷又饿,为了取暖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种种幻象,最后冻死在街头。小女孩为了暖和么?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四、布置作业小结:一百多年前的丹麦是贫富悬殊,金钱支配一切,社会非常黑暗。故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生的。作业:1.熟读全文。2完成生字、词语书写。完成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一、复习导入1.回忆课文内容: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从小女孩看到的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及作者想象的合理。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渡:小女孩为什么会接连不断的擦燃火柴呢?我们深入学习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认真听,记住学习目标。二、深入理解课文(一)指导学生学习小女孩看到的第一种幻象。1.提问: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小女孩需要用那微弱的火光来取暖。认真默读、圈划重点语句。进行汇报因为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因为要靠卖哪句话说明小女孩不敢擦火柴?出示:“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