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问题整理稿王尚志教授各位老师:晚上好!很高兴今天能够和大家在网上共同就初高中衔接问题进行研讨,今天是一个开始,我们还将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进行关于这个问题进一步研讨!初高中衔接问题历来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具体的问题,由于课程改革,这种问题现在显得比较突出,并且由于存在一些不定因素,如高考,对高考的要求不是非常清楚等等,因此我们很愿意与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今天,为了使问题能够形成深入的讨论,我们希望侧重于讨论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教材)与高中课程标准(教材)的衔接问题,当然,其他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将根据情况进行讨论。在今天的在线研讨活中,我们邀请了五个实验省的部分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一起参与讨论,我们希望他们与我们一起与大家共同交换意见,希望能够让广大网友得到相对完整、满意、全面的解答。衔接问题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衔接,另一方面是数学能力与数学思想的衔接,希望老师在谈知识衔接与能力衔接的时候更加具体,以便能够展开更深入地讨论。欢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提出问题,参与今天的讨论!我们应该特别强调,我们提供的意见仅供大家做一个参考,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逐步地达成共识!面朝大海问:在初高中数学学习中需要一直贯彻的数学思想方法都有哪些?张饴慈教授答:函数的思想、运算的能力、对图形的认识与空间想象的能力、算法的思想、随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青山035问:我来自山西太原,使用的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高中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现在要求补教材中不学的内容,据说是不补的话,学生上高中会很困难,因为和高中的教材不配套。你认为应该补吗?普茗问:我们这里初中用的是北师大教材,而高中则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之间无论从知识的衔接,还是能力的衔接,都存在很多问题,而高中教学时数也很有限,按大纲规定每周只能4课时,那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有没有好的方法,请指教,高考升学率是我们高中老师的生命线,我真担心下批学生怎么教?马复答:事实上,今天我们在这里主要研讨的就是这个问题。由于您那里目前高中所使用的教材是依据高中《教学大纲》编制的,而它所假定的学生基础是初中的《教学大纲》。所以,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毕业生既有需要补充的内容,也有学过的内容。这样看来,做一些补充也是必须的。李延林教授答:初中新课程会使你们的高中教学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你们的高中教材是在原有的大纲下面编写的,所以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高中教学中作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新高中生的实际情况。胡砚问:高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怎么办?马复答: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尤其是按照以往《教学大纲》的教学规划,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的起步稍稍嫌晚了一些,过程也不太合理,因此,就这个年龄的学生而言,也许只能在学习方式上做一些改变。caihong问:学生不擅长数形结合,应该怎样引导?马复答:这个问题与学生所处的年段有关,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主要表现是什么?理想的情况可能是,在初中:应当是培养数形结合能力的初级阶段,可能更多的是作为认识问题的一种经历(原来还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表达相同的数学关系、看待同一个数学现象、思考同一个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用不同的方法——尝试用数量的方法、图形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等等。不过,这里的方法还不是系统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教学时,可以经常让他们经历一些改变问题(对象)的表现方式——包括用图形来表达数量关系(不一定是几何图形,可以是一般的示意图),或者反之。而到了高中,就可以逐渐过渡到学习一些具体(程序化)的方法,甚至一种自觉的意识(当遇到一个新的现象、问题,甚至完成了一个任务以后,常常愿意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现象、问题、任务,包括解决过程)。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一些程序化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应当适当地要求他们对方法本身做一些思考(这个方法的数学原理或依据是什么,可以在哪些场合使用,方法的实质是什么,换了认识方式以后,带来了哪些新的信息,等等)。张思明答:我想基层的老师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