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种特殊的动宾关系VIP免费

三种特殊的动宾关系_第1页
1/2
三种特殊的动宾关系_第2页
2/2
古汉语中三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在古汉语中有三中特殊动宾关系,即:使动、意动和为动。使动,指的是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让宾语发出来的,而不是主语发出来的。在翻译的时候,必须翻译成下面的格式:主语+使+宾语+动词。例如:1、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2、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韩愈《祭十二郎文》)意动,指的是动词位于所表示的动作,也不是主语直接发出来的,而是主语认为宾语是什么,或者是主语把宾语当成什么,抑或是主语感到宾语怎么样。例如:1、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房宫赋》)3、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珠玉。(晁错《论贵粟疏》)4、臣窃以为圣心是之。(《贞观政要》)5、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信陵君窃符救赵》)为动,指的是句中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为了宾语而发出来的”;翻译时应译为:主语+为(或“为了”)+宾语+动词。例如:①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文天祥《指南录后序》)②既泣之三日。(龚自珍《病梅馆记》)③如姬资之三年。(《信陵君窃符救赵》)④哀吾生之无乐兮。(屈原《涉江》)⑤文嬴请三帅。(《左传》)古汉语中三种特殊的动宾关系使动,指的是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让宾语发出来的,而不是主语发出来的。在翻译的时候,必须翻译成下面的格式:主语+使+宾语+动词。如: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句中的“朝”,必须翻译成“(秦国)统制了八州而使同列朝聘”。再如: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韩愈《祭十二郎文》),句中的“夭”,在翻译时也必须翻译成“我哥哥的美好的品德却使他的后代夭折吗”。意动,指的是动词位于所表示的动作,也不是主语直接发出来的,而是主语认为宾语是什么,或者是主语把宾语当成什么,抑或是主语感到宾语怎么样。所以意动用法在翻译时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句中活用的那个词,如果原本是名词(当然,也包括一些形容词),翻译时应译为:主语+把+宾语+(活用做动词的)名词;二是在句中活用的那个次,原本是形容词,翻译时就应译为:主语+认为+宾语+(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三是在句中活用的次原本是形容词,翻译时应译为:主语+感到+宾语+(活用做动词的)形容词。如: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居之的“客”,原本是名词,意思是“门客”,翻译时就应译为“孟尝君把我当成门客”。再如: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房宫赋》),句中的“鉴”,原本是每次,意思是“镜子”,翻译时也应译为“后人为他们悲哀却不把它当成借鉴”。再举一个形容词活用作意动词应翻译成“主语+把+宾语+形容词”的例子。如: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珠玉。(晁错《论贵粟疏》)句中的“贵”与“贱”,原本都是形容词,翻译时就应译为“因此明君把五谷当成最珍贵的,而把珠玉当成是鄙贱的”。下面针对第二和第三两种情况各举一例。如:臣窃以为圣心是之。(《贞观政要》),句中的“是”,在翻译时应翻译成“认为是对的”,全句翻译为:我私下里以为皇上的心里认为是对的。再如: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信陵君窃符救赵》),全句应翻译为:朱亥故意不表示感谢,公子感到他很奇怪。为动,指的是句中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为了宾语而发出来的”;翻译时应译为:主语+为(或“为了”)+宾语+动词。例子是很多的。如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都属于活用作“为动”例子:①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译文】庐陵的文天祥自己为自己的诗作序。②既泣之三日。(龚自珍《病梅馆记》)【译文】(我)为那些病梅哭泣了三天。③如姬资之三年。(《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如姬为这件事(报杀父之仇的事)出资悬赏三年。④哀吾生之无乐兮。(屈原《涉江》)【译文】(我)为我的一生没有欢乐而悲哀啊!⑤文嬴请三帅。(《左传》)【译文】文嬴为三帅(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求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