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大悟县实验中学李汉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和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活动的过程,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线的性质推理这一定理,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归纳、推断得到数学猜想,体验数学充满探索性、创造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难点:三角形内角和的推理过程教学工具:直尺、三角形教学方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住着三个内角,平时它们三兄弟非常团结,可是有一天,老二突然不高兴,发起脾气来,它指着老大说:“你凭什么度数最大,我也要和你一样大!”老大说:“不行啊,这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们这个家就再也围不起来了。”“为什么?”老二很纳闷。同学们,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导语二:小学时我们用拆分与度量的方法知道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但是由于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有无数个,我们不可能用度量的方法一一验证所有三角形,如何从理论上证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本节的学习,从中寻找答案吧!(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要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利用现有的已知条件直接证明比较困难,需要添加辅助线,如何寻找辅助线的方法呢?咱们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试试看吧。让学生将事先剪好的三角形上标出三个内角的编码,并分别剪下来,再拼成一个平面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观察,度量发现三个内角拼成一个什么角?(2)此实验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3)由图(2)中MN与CB的关系,启发我们画一条什么样的线作为解决问题的桥梁。已知:△ABC求证:∠A+∠B+∠C=180°证明:过点A作直线MN,使MN∥BC∴∠B=∠2∠C=∠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1+∠2+∠3=180°(平角定义)∴∠B+∠1+∠C=180°由学生证出图(3)(练一练)在△ABC中(1)已知:∠A=70°能否求∠B、∠C的度数(2)已知:∠A=70°∠B=50°则∠C=(3)已知:∠A=90°∠B-∠C=40°则∠C=(4)已知:∠A+∠B=100°∠C=2∠A则∠A=∠B=∠C=(5)已知:∠A:∠B:∠C=1:2:3则∠A=∠B=∠C=试判断△ABC的形状(三)应用新知,巩固提高例题: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岛到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分析:A,B,C三岛的连线构成△ABC,所求的∠ACB是△ABC的一个内角,如果能求出∠CAB,∠ABC,就能求出∠ACB。解:∠CAB=∠BAD-∠CAD=80°-50°=30°。由AD∥BE,可得∠BAD+∠ABE=180°。所以∠ABE=180°-∠BAD=180°-80°=100°,∠ABC=∠ABE-∠EBC=100°-40°=60°,在△ABC中,∠ACB=180°-∠ABC-∠CAB=180°-60°-30°=90°。答: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90°。(检验自己一下吧!)1、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直角,最多有个钝角。2、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锐角3、已知:△ABC中,∠C=∠ABC=2∠A,BD是AC边上的高,求∠DBC的度数。四、总结反思,巩固新知谈谈你的收获?本书所学的数学知识是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学会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证明几何命题,以及应用此定理解决一些求角度的实际问题。作业:1、△ABC中,∠B=∠A+10°,∠C=∠B+10°,求△ABC的各内角的度数。2、如图,AD⊥BC,∠1=∠2,∠C=65°,求∠BAC。PowerbyYOZ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