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学习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互动是指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彼此发生积极改变的过程。互动学习区是指打破班级界限,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的互动,实现幼儿之间互助而又个性化的发展。互动学习区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打破了班级界限,面对幼儿园有限的空间资源,面对学习区中所需的大量物质材料以及庞大的、流动的和变化着的幼儿参与群体,教师如何有序、有意义地引导幼儿活动?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来支持互动学习区活动,促进幼儿在开放、有序的学习区中实现有意义的、个性化的发展呢?为此,笔者就互动学习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探讨。一、在全园环境中创设开放、多功能的空间我园各班的活动室和园内的公共活动区域都比较小,活动空间很局限,不易布局。为了创设更理想的活动空间,我们打破了班级界限,跨走廊、跨楼面,在室内外都设置了学习区。(一)营造开放的活动空间幼儿园的活动室、走廊以及可以利用的空间都设置了学习区。学习区始终呈现开放的状态,幼儿可以随时进入学习区进行自己喜欢的游戏。具体的空间布局是:利用桌子、椅子、矮柜、玩具箱等的组合造型进行区域分隔;利用地面、墙面、天花板组成的三维立体空间进行立体活动,营造错落有致的场景;利用过道、活动室、操场、阳台等室内外空间,设置动静分隔的区域。(二)开发多功能的空间幼儿园的空间被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使每个空间角落都成为幼儿的活动场地后,我就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使这些空间呈现出多功能的特点。如,二楼圆形大阳台,早晨是大(4)班做操的区域,随后又变成了建筑工地的游戏场地、幼儿结伴游戏的场地。此外,我还根据幼儿的需要而改变区域的大小和空间的走向,开发出了一些多功能的空间。如:采取抽去一个柜子、移动一张桌子或增加一块垫子的方法,利用小小的空间变化引发幼儿新的活动倾向、促进幼儿同伴群体的交往。总之,全方位开放的、多功能的互动学习区大大优化了幼儿园的空间资源,促进了全园幼儿的互动和交往。二、在主题背景中提供动态的、多层次的材料(一)汇集开展不同主题时收集的材料在互动学习区中投放与主题相关的材料。这些材料虽然是从各班主题中来的,但也考虑了年龄差异,关注到大、中、小班幼儿的特点,投放不同层次要求的材料。首先,分析、筛选出主题活动中富有价值的,以操作、探究、实验为主的材料投放于互动学习区中。鼓励其他班级幼儿积极参与探究,满足部分幼儿的探究欲望,也让本班幼儿学习如何交流和介绍经验,并在与其他幼儿的互动中建构和提升经验。然后,将在主题活动中收集的资料或物品展示在互动学习区中,让幼儿在这个区域中互通信息,引发幼儿之间的交流。(二)充分利用材料,使静态的材料呈动态性在互动学习区活动中,材料不是静止不动的。例如中(1)班绘画区中幼儿画的鱼,成为小(1)班学习区“印画”的模板;大(2)班学习区制作的灯笼、鞭炮,挂满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小(2)班“好吃的水果”学习区中制作水果的材料——报纸,单靠本班幼儿收集根本供不应求,于是发起全园幼儿收集旧报纸的活动,解决了小(2)班的燃眉之急;大(1)班制作的“有趣的树叶裙”,成为幼儿园舞蹈队的演出服装。由此看来,动态的材料不仅能促进幼儿在互动学习区中的群体交往,还能优化材料,体现材料利用的高效性,最终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三、在“规则引导”中促进幼儿的群体互动互动学习区刚开设时,好多幼儿不习惯这样的方式,他们还是停留在自己班级里,或者只在同年龄幼儿间互动。如何利用互动学习区促进幼儿开展有序而有意义的互动呢?我们利用“规则引导”促进幼儿的群体互动。(一)“刷卡”——提示幼儿学习区人数和适合的年龄段互动学习区是全园幼儿参与的活动区域,它受空间、材料和游戏内容等因素影响,需要注意对每个学习区人数和适用年龄段的限定。为此,我为每个幼儿制作了——张卡,卡上有幼儿姓名、照片、班级、号数等信息,不同的是:大班幼儿的照片在卡的左上角,中班幼儿的照片在卡的右上角,小班幼儿的照片在卡中间。在每个学习区人口,我都设置了“刷卡机”用于区分年龄段,引导幼儿进入学习区前要将卡插进“刷卡机”,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