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庄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授课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课题月光曲任课教师课型问题生成、解决课课时三课时授课时间教材分析《月光曲》写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被他们对音乐的热爱、痴迷而感动,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学生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十分紧密,学生也都喜欢这种形式。但学生往往只停留于感受音乐的听觉冲击,很难有较深的体会,更难具备鉴赏音乐的能力。要想正确理解单元内容,需以“音乐”为载体,充分发挥想象,用心去感受。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通过理解课文,了解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重难点重点: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以及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难点: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抓住贝多芬言行举止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培养想象和联想的能力。2.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围绕重点段落合作探究,交流,解决重点问题。关键问题1.学生互相交流有关贝多芬的生平资料。2.细读课文,说说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3.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贝多芬听到小镇上有人弹奏他的曲子时,他是怎么想的?4.细读课文第3-6自然段,思考: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房屋呢?5.阅读第7-10自然段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闻名世界的乐曲的?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6.读第11自然段。想想贝多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出来。孔家庄小学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工具四年级语文《月光曲》问题导读单班级姓名组名同学们,敢于接受挑战吗?试试看,你一定行!一、看拼音写汉字。yōujìngzhùzúqīngtīngchúnshú﹝﹞﹝﹞﹝﹞﹝﹞jīdòngfǎngfǘānxiángzhùfútáozuì﹝﹞﹝﹞﹝﹞﹝﹞﹝﹞二、形近字组词。芬﹝﹞激﹝﹞卷﹝﹞乌﹝﹞仿﹝﹞佛﹝﹞茶﹝﹞缴﹝﹞圈﹝﹞鸟﹝﹞方﹝﹞拂﹝﹞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近义词:幽静—()陌生—()纯熟—()恬静—()陶醉—()清醒—()反义词:幽静—()陌生—()纯熟—()繁荣—()四、词语解释。幽静:微弱:清秀:纯熟:微波粼粼:五、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1.这里的景色真美,我们仿佛。2.这种新型火车行驶起来真快,好像。3.夕阳下一座连一座的山头,好像。【资料链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家长评价孔家庄小学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工具四年级语文《月光曲》问题生成单班级姓名组名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面问题,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后准备多元化展示。细读感悟:(你一言,我一语,我们开始智慧大碰撞。)问题一:学生互相交流有关贝多芬的生平资料。问题二:细读课文,说说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问题三: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贝多芬听到小镇上有人弹奏他的曲子时,他是怎么想的?问题四:细读课文第3-6自然段,思考: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房屋呢?问题五:阅读第7-10自然段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闻名世界的乐曲的?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问题六:读第11自然段。想想贝多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出来。自我评价老师评价孔家庄小学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工具四年级语文《月光曲》问题训练单班级姓名组名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巩固了吗?大家一起加油吧!一、看拼音写汉字。yōujìngzhùzúqīngtīngchúnshú﹝﹞﹝﹞﹝﹞﹝﹞jīdòngfǎngfǘānxiángzhùfútáozuì﹝﹞﹝﹞﹝﹞﹝﹞﹝﹞二、填上合适的词。()的小路波光粼粼的()()的月光波涛汹涌的()轻纱似的()()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