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洪灾反思普安,在1998年9月16日到今年的6月28日,短短的17年间历经了两次大洪灾。今年远没有98年的水位高,今年没有痛失亲人,但今年的财物损失不亚于98年。本人没有亲历过98年的大洪灾,但今年目睹了洪灾泛滥的场面。从洪灾现场看,本人觉得,要治理洪灾,必须从源头上治理。而源头在人的思想上——为官者为的是政绩,为的是面子,只顾眼前,领导们只顾任上,不顾任下,任期满,一拍屁股走了,根本没有统筹城镇建设。短期看来城镇建设飞跃发展,很不错,人民满意,上级满意,可是长远呢?一个城镇建设首先要有长远规划,首先要搞好供排系统建设。6.28我到普安看灾救灾,听到这样的说法:普安地理环境不宜建设县城,幸好县早搬了,要不可遭秧了。试问帝尧时代,黄帝如果不派禹治理黄河流域,让华夏族遇水灾就迁,那要迁到那里去?还能有今天我们泱泱中华民族吗?试问普安(剑洲府)设立城镇千多年的历史,有没有水漫的历史?有!听老人们讲过神话传说:民国初年百天没下过透犁雨,天很干,人们急需下场大雨。仲夏的一个傍晚,天下起了小雨,忽然三江河口有一对亮着的灯笼向东门游来,当时守卫部队认为是匪,于是朝灯笼放了两枪。那灯笼不但没熄,反而更亮了,游到东门桥下边不走了,而且瓢泼大雨铺天盖地而来,山洪暴发,河水猛涨,一袋烟的功夫,洪水漫上了东门桥,守城兵赶紧关闭了四方城门。洪水始终没有在涨,也没有进到城里,只淹没了桥下那坝稻田。鼓楼里的禅师认为是五子山里的龙到东海走亲,放枪时激怒了龙,赶紧站到城墙上求佛送龙。半个小时后,灯笼游走了,洪水迅速退了。洪水退后,水刚进了公园坝农户的屋,并没有损失什么,桥下那片农田虽进了泥沙,但水稻没被打下。当年也没减产,反而获得丰收。由此可见,一个城市建设如果排水系统搞好了,洪水是不会发难的。6.28那天清晨,普安城河里涨洪不假,可是从山上下来的山洪比河水还大,楼房周围的水,下水道排不了,带着泥沙到处乱翻,窜进大街、商店、人家……再看河里建筑的桥,如果圆拱形的没遮没挡,洪水夹带的树等杂物顺利通过,如果是桥墩,那就通不过,导致水位上涨,翻越桥栏;河床窄(建筑占了河堤)的地方水位猛涨,宽的地方呢,畅通无阻。……由此可见,城市建设首先要搞好供(水、电、气)排(水、洪、污、雷)系统建设,尤其是排不达标,没有统筹安排,灾难发生是必然的。可是我们现在的衣食父母官们,规划设计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们,没有从大局着想,长远着想,本位位严重,部门各据,不居安思危,只管本单位的豪华享受,不兼顾城市他人整体利益,不从长远解决排泄系统,挤占河床,又不能提前预警灾患,作好灾前准备;建筑物挤占、破坏了山洪排泄道路,排洪排水排污道窄,削减了山洪、洪水排泄能力,致使山洪、洪水不能归巢,脾气大发,惩罚人类。普安水灾,是对物欲横流、贪婪、虚伪的人类的警示:人类合理改造、征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尊重自然的自身发展规律,互不侵犯。如果你侵犯它的生存环境,它必然要反破坏人类。普安水灾正是如此,侵占了河床,挡了洪水去路,洪水才横扫普安!建设城市(任何一种建设),必须先搞好一劳永逸的安全、排泄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