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语文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内容来源:第一单元第四课《七月的天山》主题:走遍千山万水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月底教学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师生共同品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深层次对话的形式之一。《七月的天山》一文的作者用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学习这篇课文,首先应让学生自主去“品读”,通过读,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的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其次,在各自“品读”中,让师生之间展开自由的对话,通过对话,来互相启发,相互感染,共同提升对文本的理解。2、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课文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了七月间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反衬了此时天山的凉爽。“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是这一段的重点,也是全文的总起。课文的2、3、4、5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奇异景观的赞美之情和作者置身其间身心的美好感受。3’学情分析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作者描写了七月天山的那些景物,由此达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课文的思路;引导学生在读中想一想,文中每处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天山景物的特点,初步感受语言的优美。练习填写课文中的表格。深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那些句子写得好,细细地品读课文,读出味道来,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与同学的对话交流中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反问地修辞把天山的美景描画的形象、具体,表达情感。并及时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课前准备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度语。◆学生自学带着过度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象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引导读通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合作学习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班级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激发兴趣,课外延伸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摘抄优美词句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作业:复习词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