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记忆语文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记忆呢?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一、比较法帮助记忆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强。如在识字教学时,对于形近字如“云”、“去”和“会”,“门”、“们”和“闪”等形体相似的字,先让学生找出不同点,说出它们的异同,然后帮助总结:“云”加一竖就是“去”,云上有一人就是“会”;“门”外站一人就是“们”,门内有一人就是“闪”。这样,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学起来非常感兴趣,并且印象深、记得牢。二、教会形象记忆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有主要地位。教学时,我尽量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的事物,以便于学生记忆。如教“妈”、“奶”时我首先告诉学生,这些词都表示称呼,“妈妈”、“奶奶”都是女的,因此是“女”字旁,右边的“马”和“乃”表示它们的读音。“奶奶”的年纪大了,所以“乃”就像奶奶的弯弯背。有些学生喜欢给“乃”字加“捺”,我幽默地提醒学生:“奶奶可不能长条尾巴哦!”这样使用形象记忆,就化难为易,学生兴趣浓,记得牢固,教学效果很好。三、学会理解记忆学生靠死记硬背而获得一部分知识,这样难以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理解记忆是指对识记材料的内容进行思维,在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如在指导一年级的学生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首先引领学生在文中找出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再利用图片对比,指导学生观察: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脚印分别像什么?最后学习课文中的句子: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在理解“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这句时,向学生介绍动物冬眠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很轻松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并且能很快地背诵这篇课文了。总之,记忆能力是学生接受知识所必须的一种重要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要通过培养,让学生乐记、会记、牢记,从而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