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成果(一)农村初中教师集体备课现状调查与分析凤翔县彪角镇中学苏平利谢海峰【摘要】:农村初中教师备课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还是以个提备课为主,集体性备课只停留于表面和口头。教师集体性备课中普遍存在重视不够、形式化严重、缺少实质的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要真正的实施集体性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需要多方面联合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措施,并且注重落实,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育教学的的进一步提高。【关键词】:备课形式高效课堂集体智慧集体性备课合作精神资源共享农村初级中学教师的备课形式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先前的备课是老师各方搜集资料,最后整合形成纸质教案,写在教案本上,随着教材近十年的相对稳定,慢慢的老师就参考着先前的教案只做些小的变动以至到原封不动的照抄教案。近两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在各级部门的要求和引领下,学校开始了高效课堂的教改实验,老师原先的教案变成了导学案或者是导学稿,纸质的教案变成了电子稿,导学案的设计也不再是任课老师一个人独立完成,现在要求资源共享,要求同级同科几位老师的教学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同科集体性备课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前两年我校的备课形式基本仿效横水中学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表格式导学案,也参考西安市庆安中学的导学稿形式,同科老师集体研究备课,形成电子稿最后统一打印资源共享。去年我们学校的备课要求有了变化,学校印发了高效课堂导学案的备课表格样本,要求老师必须自己认真备课,逐项填写,要备好这样的导学案,更是要求老师要加强集研,进行合作,才能真正使导学案发挥有效的作用,把高效课堂落到实处。由于这样的表格约束性强,也比较机械,在实施的过程中大家普遍感到程序性的东西多,可操作性不强,致使有的备课纯粹流于形式,没有对课堂教学起到应有的作用,于是在今年我们学1校的备课有恢复了先前的纸质教案本的形式。现在形式下的纸质教案更不应该是原先表格教案的简单翻版,我觉得要真正的让这样的教案使用有效而且能够与飞速发展的社会和知识的更替相结合,不但要教师本人下一番功夫,而且更是离不开备课组集体成员的智慧。备课和教案形式的不断变化,也折射出农村初中教师在备课方面确实存在许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农村初中教师集体备课的现状分析良好的集体备课活动对于提高农村教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由于学校领导和教师对集体备课的理解和认识不清,缺少具体的指导和评价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多种问题:1、学校和教师对集体备课重视不足,活动“有名无实”众所周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集体备课促进教师间的思维碰撞,明显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学校而言,其意义更为深渊。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教育部门对集体备课予以足够重视,然而在偏远的农村真正落实的情况不尽人意。学校不重视集体备课,只是口头提倡,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学校只是从集体备课记录本上检查集体备课的实施情况。根据了解,很少有学校领导和教师坐在一起备课,认真听取和监督教师备课,这导致教师们是出工不出力,没有提前备课,临阵了才拿起教案应付了事。而且,只有一少部分学校有集体备课的活动,但是教师称“学校也要求有,但从来没有进行过集体备课”,还有大多数依然进行个人备课,甚至没有听说过集体备课。也就是说实施集体备课的农村初中只占统计的25%,而这25%大部分都是城区的初中,这些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成绩明显优于那些乡下的学校。由此可见学校的规模和质量也是决定教育部门相关政策实施情况的关键因素。2、教师集体备课实施过程形式化严重,缺少合作交流集体备课的过程包括:个人钻研教材初步备课—教师集体研讨交2流—根据实际形成个性化教案—课堂实践讲授—课后反思补充。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吸取的过程,这本身也是一种培训的过程。集体备课的形式也是多样化,例如,同年级同学科组成的“同质备课”,不同年级或不同学科组成的“异质备课”。不论采取哪种形式,学校都要结合本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精心组织安排。但是农村初中普遍存在集体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