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教学设计徐光启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理解与宽容。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难点:明白“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知道孟子吗?(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做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成为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2、(出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这句名言是孟子说的,谁能读一读。孟子这句话讲的是:要孝敬自家的老人,也要同样地对待别的老人;爱自己的小孩,也要同样爱别的孩子。“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再读这句话。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里有两个故事,能具体地诠释这句话,课题就是(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拿自己的心去换取别人的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2、下面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找出课文中讲了几件将心比心的事?那几件?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1、(两件)(第一件事是阿姨帮奶奶推门;第二件事是妈妈鼓励护士给自己打针。)这两件事都让作者收到了启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作者在每一件事的结尾,都讲了什么?我们把它读出来。第一件事:作者听奶奶讲完以后,她心里----温暖了许久。第二件事:他亲眼目睹之后,她心里—充满了幸福与温暖。3、现在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然后说说这两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或者感动到了你?4、这两件事情让作者感到了幸福与温暖,我想这也让同学们的心里有所触动吧!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文中让你感触的地方。课件出示: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阿姨面对素不相识的老人,却愿意为她推开门,用手撑着,一直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手,从小事可以看出阿姨是一个懂得关心、尊重别人的人。)板书:尊重。阿姨为什么这么做?她想到了谁?(当阿姨看到了老奶奶,她不由想到了自己年老的母亲,将心比心,因为她希望着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当老奶奶要谢谢阿姨时,阿姨说了什么?读出来(“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同学们,现在我有个疑问,我不明白阿姨说的“这种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也就是说帮助与扶持。)板书:帮扶。人生中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之间能相互帮扶,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当你为别人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别人也为你打开一扇门,文中“开门”仅仅是指简单的门吗?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扇门,而是爱心的门。打开心灵的门,正是这样,我的心温暖了许久,许久这个词可以用什么词来换.(很久)除了可以帮助推门,我们日常甚或中还可以为老人做许许多多力所能及的事。她帮助的不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而是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啊,这位阿姨的行为,这种纯洁的爱让作者有了一种暖暖的感觉,并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记忆里,所以作者写到,听了这个故事。。。。。5、还有一件事,让作者的心不仅充满了温暖,还觉得幸福,在护士给妈妈扎针这个故事中又有哪些场景让你感动。课件出示: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这句话哪里触动到了你?难道母亲不疼吗?母亲完全可以因疼痛二埋怨或责备这位护士,但母亲并没有,还那么平静,而且还轻轻地说:“不要紧,再来一次”呢?(由于母亲对护士的宽容。)板书:宽容。课件出示: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有扎进血管是,母亲鼓励她说。。。。。。当母亲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时,母亲仍鼓励她说。。。。。。当注视着护士额头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失败,她同样鼓励着......如果我是母亲,我会说。。。。。。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