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学高段学生家庭教育指导专题内容要点专题1.承担任务,从小培养责任心许多小学生责任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对家庭、集体和社会责任感;表现为学习马虎,作业后不检查、不订正;家庭中基本不做家务,不能很好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有事不向父母告知;对班集体漠不关心,为班级做事甚少;有的做事不计后果,出事推卸责任。许多家庭对孩子祖辈娇宠溺爱,父母过于保护、事事代劳;有的家长平时言行不一、做事不负责任;不少家长有护短行为,替代孩子对过错负责。责任心是孩子将来立足社会、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必要条件;责任心的培养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责任心包括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和对社会的责任;责任心培养的主要的任务是唤醒责任意识、激发责任情感、培养履行责任的能力和形成责任行为。责任心是在完成一定任务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家庭责任心的培养应当在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渗透的方式来完成。建议: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分配孩子具体的家务,明确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委托孩子办一些事情,让孩子意识到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是一种责任,是守信的表现;对孩子的许诺要尽可能去实现,如果不能实现一定要向孩子作说明;孩子做错事“护短”,家长做错事不推卸责任;有事出去要向家长告知,免得家长挂念。专题2.诚实守信,做人的基本准则当前有的小学生诚信意识不强,诚信品质缺失,有的表现为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在校与在家不一;有的表现为犯了错误不肯承认,能推则推,能赖则赖;有的表现为随便许诺,答应的事事后不愿兑现。许多家长平时只关心智育,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部分家长对诚信的认识模糊,功利思想严重;有的自身存在不诚信行为,为孩子树立了坏榜样;有些家长对孩子苛刻严厉,动辄打骂,使孩子害怕畏惧,说假话等不诚实行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人之本。小学生的诚信品质主要包括诚实、真诚和守信;小学阶段是诚信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诚信是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家庭是小学生诚信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孩子在家庭中主要通过耳闻目染接受家长的影响的。家庭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建议:充分认识诚信的地位,摒弃功利主义,坚持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父母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抵制不诚信行为,为孩子树立诚信榜样;支持孩子的交往活动,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形成诚信品质;从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做起,让孩子养成诚实、不说谎,守时、不迟到,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借别人的东西要按时归还,养成诚信习惯。专题3.发扬民主,培育创造性人格许多小学生从众心理较多,过分依赖家长和教师,独立思考的习惯很差;不敢承担风险,经不起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不习惯求异和质疑,缺少自主创新的意识。不少家长缺乏民主作风,不尊重孩子的个性,把自己的兴趣、好恶、意愿和思维方式强加给孩子;家长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包办代替本应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任务;对孩子的活动进行不必要的干涉,过多的限制和否定,束缚了孩子的手脚。创造性人格是与创造性有关的人格特征,一般包括坚毅的精神、富有幽默感、高敢为性、高成就动机、独立性强、低焦虑等;创造性人才应同时具备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在创造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是鉴别、衡量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标准。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民主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创造性人格发育的肥沃土壤。建议:转变传统的家长作风,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尊重孩子的兴趣,允许孩子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鼓励孩子敢想、敢说、敢实践,不简单制止“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允许失败;经常与孩子一起从事具有挑战意义的探索活动;适时地表达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对向孩子提出的规定和限制作出必要的解释。专题4.宽松环境,培养创造性思维许多小学生依赖性较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够;习惯于寻求标准答案,问题意识和求异思维不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知识技能掌握,轻能力智力培养;在智力培养上重记忆,轻想象、思维;在思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