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张晓强主任讲话:“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发展论坛”VIP免费

张晓强主任讲话:“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发展论坛”_第1页
1/3
张晓强主任讲话:“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发展论坛”_第2页
2/3
张晓强主任讲话:“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发展论坛”_第3页
3/3
张晓强主任讲话:“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发展论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专题编号:2005dka21406南、北极生物和地质标本标准化整理与共享试点子项目中国极地沉积物样品的管理、申请及使用条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七日第1页共4页总则第一条。我国极地考察采集和钻探获得的沉积物样品属国家所有,并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负责管理。第二条。极地考察获得的沉积物样品将用于地质历史、沉积作用及环境变迁等领域的研究。由于采集样品的过程复杂、困难,研究过程中分析样品的重量应减少到最低程度。第三条。国内外科研人员均可申请用于科学研究所需的沉积物样品,但国外申请者需有国内科学家参与合作。第四条。成立“中国极地沉积物研究专家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由委员会对所有中国极地沉积物样品的申请、借用等活动提出科学评审意见。研究项目的科学目标及其意义、样品分析项目是否合理是决定能否获得样品的关键。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第五条。委员会由国内研究单位从事南极第四纪沉积物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有关管理负责人组成,对国家极地考察主管部门负责。第六条。委员会设立主任和副主任各一人,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聘任,日常工作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负责。第七条。负责委托南极第四纪地质、环境变迁、沉积作用等研究人员对获得的沉积物样品进行描述、分类和包装,并负责在《极地研究》上公布新采集的南极沉积物样品目录。第八条。负责指导极地沉积物样品的保存及管理工作。第1页共3页第九条。负责受理我国极地沉积物样品的申请。第十条。制定和修改极地沉积物管理和使用条例。第2页共4页第十一条。组织南极第四纪环境变迁、冰川变化过程及其对全球环境影响等领域的学术活动。样品的管理第十二条。极地沉积物样品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统一保存和管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按保存要求和管理规定履行职责。第十三条:极地沉积物样品包括:湖相沉积、海相沉积、土壤、风化壳、生物沉积及风成沉积等。样品的保存及分析项目参照《极地沉积物采集与管理条例》进行。第十四条。极地沉积物样品的使用由研究人员提出书面申请,报请“极地沉积物研究专家委员会”讨论评审,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审批,并由极地沉积物管理部门具体执行。第十五条。建立极地沉积物研究档案,并提供研究人员使用。样品的申请第十六条。委员会只受理“极地沉积物资源共享平台”中的样品申请。第十七条。申请者可先行申请样品,自批准之日起一年内研究经费落实后方可得到样品。第十八条。申请者需向委员会提交极地沉积物研究样品申请书。第十九条。申请受理时间为每年三月和九月。样品的使用第二十条:极地沉积物样品研究内容主要有:环境变迁、极地冰川演化、沉积与风化作用、土壤发育、海洋环境等。第3页共4页第二十一条:极地沉积物样品第一次使用最多为样品量的2/5;第二、三次使用样品量各为1/5;最后1/5永久保存,只用于观察,不能用于消耗性分析项目。第二十二条。使用者在其发表的相关论著和报告中应注明“样品采集人及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提供”。第2页共3页第二十三条。沉积物研究结束后应按科技档案要求向国家极地档案馆归档。第二十四条。使用者应向委员会提交相关资料和分析数据,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按“中国极地科学数据管理规定”要求归入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附则第二十五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极地概况沉积物研究专家委员会”负责解释。第4页共4页第3页共3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张晓强主任讲话:“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发展论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