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因果型选择题解法VIP免费

因果型选择题解法_第1页
1/12
因果型选择题解法_第2页
2/12
因果型选择题解法_第3页
3/12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分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四是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示例](2010·海南高考)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解析]本题为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解答本题时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即注意国人态度变化的时间,即1895年与1900年,从甲午战败到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妥协退让、无能,人们对清政府丧失了信心,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说明当时人们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而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时,则很少听到“恶声相加”,反而同情、惋惜,说明此时人们对清政府抱有的幻想已彻底破灭了。[答案]B尝试用上述方法做以下题目1.(2011·济宁模拟)有学者指出:“解放战争不仅有三大战役、渡江战役那样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亦有攻打太原的艰难和血腥,攻打金门岛的惨烈和失败,攻打兰州的诡异和曲折,无数的人生悲剧掩埋在历史的深海里。”解放战争经历曲折、跌宕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合法地位和军事实力较强B.全国人民反对内战牵制了解放军C.人民解放军军事技术和战略战术落后D.美国的军事援助并直接出兵干涉解析:解放战争的进程曲折与国民政府的地位与实力有关,A项正确;内战是国民政府违背民意而首先挑起的,全国人民反对的是国民党集团,B项表述不正确;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战略战术是成功的,战争的结果已经明确了这一点,C项表述与实际相反;美国在解放战争初期推行“扶蒋反共”政策,但未直接出兵干涉,D项不符合史实。故本题选A项。答案:A2.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一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解析: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在思想上的变化。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C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因果型选择题解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