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彬县范公小学:卜秋霞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中的第二课时中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能结合具体情境,借助面积模型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探索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②探索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与特殊的小数乘法、除法之间的联系。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也逐步地缩小(或扩大)这一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难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法:引导探究法和直观演示法学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图、数位顺序表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初步体会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的联系。1、课件出示主题图,讲“小数点搬家”的故事。2、感知“小数点怎么移动”,初步体会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的联系。思考:(1)在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什么在变化?(2)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设计意图:目的是从现实生活的场景引入,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动手表达,多元表征两个小数间10倍关系的理由。1.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1)研究从0.01到0.10再到1.00小数点移动的情况,想办法说明0.10是0.01的10倍,1.00又是0.10的10倍。①同桌之间先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②动手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写一写;③请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出现四种方法:①用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说明;②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说明;③借助面积模型和数位顺序表说明。[设计意图:把看似简单的结论过程化,促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构建联系,进而使知识体系化。初步培养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2.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2)研究从1.00到0.10再到0.01小数点移动的情况和小数大小变化的情况,并说明。结合学生所说的,教师可适时呈现面积模型图加以说明。[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对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1/100,1/1000”理解比较困难。因此,我借助面积模型的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有效突破难点,真正实现“知其然”。]三、举例验证,完善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单凭这组特殊的小数得出结论,这个研究充分吗?我让学生每人写一个小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得到一个小数,再把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一个小数,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释说明这个规律。[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科学研究的意识,把规律的研究从特殊推广到一般,使学生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四、沟通知识联系,应用规律解决特殊的小数乘法、除法问题。课件出示教材36页试一试中的题目,0.01的10倍、100倍各是多少?学生借助图形解答。使学生发现:一个数乘1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乘10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1的1/10,1/100各是多少?首先让学生结合分数意义说一说“1的1/10”的意义,由平均分成10份,体会“1的1/10”也可以用除以10来表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除以10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五、学以致用自我检测1.练一练。课本第二题2.过河。(课件演示)师:小山羊要想顺利过河,必须准确计算出石头上的数学题。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学生计算一题山羊跨过一块石头,直至到达河的对岸。3.课本第四题六、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自己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