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与生物学科教学呼兰一中生物组马晓云心理健康教育与生物学科教学呼兰一中生物组马晓云我国基础教育的宗旨是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它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并着眼于整体发展的教育。心理方面的教育一直是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想要真正地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的好坏对其个体的情绪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学生中出现的不少心理障碍如焦急、抑郁、恐惧等往往以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为诱因。本篇文章我将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多年来本人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深入探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讲究心理卫生,保持良好的状态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学生发挥学习的潜能,提高学习心理素质。下面就高中学生生物学科学习心理的培养浅谈我的收获。一、生物学科是生命科学的极佳教材行为由每个人的大脑意识控制的,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我就从生命科学这个话题作为切入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生物学的发展史以及所取得的成就,生物学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引导他们理解生命科学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所起的作用和意义,继而使学生们重视生命科学,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物学科的学习和探究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加强对学生生物学的学法指导如多用教具、挂图、影像的直观手段,鼓励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多给学生机会去操作、激发他们的灵感,愉快地进行教学活动,加快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快且牢固的掌握了所学知识。我发现,当学生充分理解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和优点之后,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得到了显著提高。二、抓住机会促进转变学生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方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个知识量迅速增加、信息量爆炸的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只会死记硬背知识只能被无情地淘汰,而学会得到知识的手段才更重要。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需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教师要作领路人,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因此,我在教学中总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力求师生通过相互交流而共同携手营造的、又能共同参与的活动。这样,我的课堂中学生学习生物这一学科的积极性得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随之提高。其次,我积极创新的同时学习本地或外地的先进经验,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把教育教学目标锁定在学生的学习独立自主性上,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权威、认真探究,促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再次,我还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自主自发地有意识的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我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课改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三、加强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教学整合在生物教学中我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物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教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大量使用使教学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呈现方式都日新月异,图片、声音、动画、图表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轻松也更愿意掌握所学的知识。四.重视激励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积极作用积极的评价对学生是一种肯定和支持,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进而使生物学长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他们学习该学科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堂提问时,我会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能力型的问题,并在回答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学情把握问题难度,以便让不同的学生都有相应的令他们自己满足的收获,所有的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提高信心。以上只是我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的一点点感受,随着对研究工作的深入,我发现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也尝到了甜头,让我对未来的研究充满了渴望和信心,学无止境,教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