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徜徉在古诗词中,感受祖国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本首词语言精炼,文字精美,短短的27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本,想象悟情”,引导学生读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读,并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这首词的语言美、节奏美、情感美,受到美的熏陶。教材无非是引子和例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诗词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搭建一个学习、欣赏、品味古诗词的平台。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词”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这首词时,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感悟能力,进而达到具有对诗词欣赏、品味的能力。教材无非是引子和例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诗词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搭建一个学习、欣赏、品味古诗词的平台。三、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词。(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看注解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爱美的情趣。四、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看注解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五、教学准备:生:1.课前搜集有关词的相关知识。2.了解白居易以及写作背景资料。3.搜集赞美江南的诗词。师:提供素材资源包(江南美景图)、“金山画王”工具软件及学生作品、诗人创作背景资料、音视频1六、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环境步骤目标和内容教学方法整合点与软件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1.谈话导入,学生使用ipad,自主选取江南春景图,小组合作交流选图原因,并推选代表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景色,师相机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古诗词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将开课引入作为第一个信息技术整合点的确立,给学生提供资源素材,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下,感受江南的美景,可立即使学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词的浓厚兴趣。】北方的学生对于南方的春景较为陌生,老师为其提供大量江南春景图片,创设情境。学生使用ipad,选取出江南春景图,教师在交互白板中展示、交流。学生在提供的资源素材中自主选择江南美景图,可立即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首词的浓厚兴趣,同时为品读感悟第一句“江南好”做好铺垫,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二、初读感知,认识体裁“词”。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练读。2.借助注释,理解“风景旧曾谙”中的“谙”,师范写指导。3.师引导学生发现诗与词的不同,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4.生再次自由练读、展示读,感受词的节奏美。【设计意图:初读感知是深入感悟的基础,本首词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首词,引导学生发现诗与词的不同,指导学生读出词的节奏感,为深入感悟做好铺垫。】出示诗、词进行对比,利用交互式白板的圈画功能,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初步认识“词”。初读感知是深入感悟的基础,本首词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首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生发现词和诗表现形式的不同,指导学生读出词的节奏感,为深入感悟做好铺垫三、品词赏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词的语言美。1.品读第一句“江南好”,引导学生体会“好”字用得多么精妙呀!2.品读三、四句。(1)在这么多江南美景中,让白居易印象最深,觉得最“好”的,究竟是什么呢?(多媒体出示3、4句)(2)师引导学生找到诗句中写了哪些景色?哪种颜色?板书(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红”和“绿”在本首词中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知识,这两种单一的色彩并不能代表江南春天绚丽的色彩,在此环节中,我为学生提供“金山画王”这个工学生使用“金山画王”工具软件,用ipad将头脑出现的江南美景图以图画的形式呈现,以此还原诗词中的景色,丰富了词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