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数学习中的粗心VIP免费

浅谈数学习中的粗心_第1页
1/3
浅谈数学习中的粗心_第2页
2/3
浅谈数学习中的粗心_第3页
3/3
106浅谈数学习中的“粗心”位凤云说起粗心,老师和家长再熟悉不过了。我在与众多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每当谈及孩子的学习状况时,家长往往说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粗心。粗心,通常是最严重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没有人希望自己是“粗心”的,但有不少人在潜意识里认为“粗心”并不是大问题,是可以原谅的。因为粗心不是不会做题,在家长和学生心中认为既然不是不会,就不能算是大毛病,也就不必太担忧。其实,如果对“粗心”认识不足,“粗心”所带来的后果往往就会很严重。首先粗心比不会更糟糕。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一道题结果不对,如果是由于不会,父母往往就会批评得严厉一些。如果是由于粗心而犯的错误,往往就会用相对缓和的口气说:“唉,怎么这么不小心?如果这样,你不就做对了吗?”“下回要注意啊!”家长在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不同态度,使孩子放松了对“粗心”的警惕。当然我并不是希望家长对孩子责骂甚至体罚,而是希望家长从主观上正视“粗心”这个问题,从而引起孩子的重视。再者,一旦形成粗心的习惯,就难以改变。由对“粗心”的忽视,在学习中经常“粗心”,慢慢地“粗心”成了一种习惯,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在关键的升学考试中仅仅因为粗心做错了题目就有可能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如果在工作中仅仅由于粗心而点错了小数点,就有可能给单位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让粗心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粗心具有偶然性,但若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其背后就有一定的必然因素。第一,认知结构不稳定。基本的知识技能不熟练,比如学生对算术题的道理都懂,就是一做起来就容易犯错。这个无数家长经常提及的问题,其实主要在于孩子缺少最基本的算术技能和基础。特别是进小学后,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乘除口诀没过关,或者没能进行足够的口算速度训练(训练过的儿童的口算速度可以是其他儿童口算速度的几倍)。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知识的温过,数学知识的复习与重建,及时指出新知识和旧体系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旧知识在新体系中的变化,并安排适当的练习,并按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先密后蔬地反复刺激这些焊接点。第二,思维缺乏逻辑性,推理出现漏洞。例:(1)安装一辆要4个轮子,38个轮子最多能装几辆车?(2)一只小船可乘4个人,38个人最少需要几只船?这两题是有余数除法中常见的问题,有的同学解答出两题答案是一样的,都是9。实际上第一题是9,第二题是10。这两题都是来源于生活,这种生活经验学生基本具有,可是失分也较严重,看似学生粗心所致,而从深层次分析,实际上是缺乏逻辑思维。对此类错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类似情况,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积累经验,并尽可能给学生以同类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生活中的数学的理解与应用。第三,不良习惯。比如:上学时忘了带做好的作业本,开门进屋后忘了把钥匙拔下来,自己的东西总是丢三落四。这是因为有的家长从小片面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却忽视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上细心的习惯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一个孩子不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东西随便乱放,衣服玩具随便乱扔,他的作业本上也往往字迹潦草,不整洁;一个孩子常常丢三落四,做事只凭兴致,往往就会观察没有顺序,思考缺乏条理。家长应从生活抓起,从小事抓起,从而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使其生活在一个有序的家庭环境中。第四,个人态度问题。比如平时作业,有的同学把它当作一种负担、一种任务,只想尽快地去完成它,做完后也不检查。所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同时错误的印象也被加强了。又比如,在考试中发生的错误,一方面是平时错误习惯积累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书写潦草而致;还有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做题不规范,喜欢跳步骤,丢三落四,喜欢口算,动手能力差。总之,对待任何事情,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认识,才能有所得,有所获。对待作业,我们要把它看作是巩固知识,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把它看作是一种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以认真踏实的态度去对待。只有平时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在关键时刻取胜。第五,心理素质不稳。心理学研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数学习中的粗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