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高二地理(文科)命题人:高二备课组审题人:马驰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60分)读图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A.350米B.400米C.450米D.550米2.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A.①B.②C.③D.④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3~4题3.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4.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A.从东流向西B.从西南流向东北C.从西流向东D.从东北流向西南下图为我国某地示意图,右侧小图为此地B、C两点间地形剖面,读图回答5-6题。高二地理(文科)试题共10页第1页5.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A.150B.200C.100D.3006.关于该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王村大致位于A地的正北方B.B位于河流交汇处可能形成较大聚落C.C地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D.E处修水位100米的水库,王村需要外迁泰国兰花是热带兰中的珍品,品种众多,有“兰中皇后”的美誉,可作盆栽观赏或切花栽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它需要较高的栽培条件,需配备较好的大棚设施才能栽培成功。目前泰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兰花产区,并且是最大的兰花输出国。下图为泰国农业部推出的2011~2016年泰国兰花发展战略计划的兰场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7.泰国清迈地区兰花种类和兰场个数都比曼谷地区多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地形C.市场D.气候8.总的来说,一年中泰国的兰花高峰产量时期是A.11月~次年2月B.3月~6月C.7月~10月D.全年9.利用大棚生产兰花,主要是因为大棚改造了A.热量和水分条件B.地形和土壤条件C.市场和技术条件D.兰花的生理条件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图示两区域A.地形平坦,有相同农业地域类型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11.两区域气候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C.以冬雨型气候为主D.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读图完成12~13题。高二地理(文科)试题共10页第2页1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C.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13.“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多于其他地区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温和D.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读世界某区域图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统计表,回答14~15题。14.甲、乙、丙三地与表中ABC的对应排序是A.ABCB.BACC.ACBD.CBA15.丙地附近的湖泊是世界著名的内流湖,其面积逐年萎缩。湖泊萎缩的原因不包括A.种植棉花B.气候变暖C.人口增长D.围湖造田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部,中亚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图,完成16~17题。16.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②修建总成本低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高二地理(文科)试题共10页第3页序号ABC年降水量(mm)1432954851月均温(℃)-5.65.210.3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7.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沿线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上升读图,完成18~20题。18.湖泊③按成因分属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