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原始初民时代21—原始社会VIP免费

中国原始初民时代21—原始社会_第1页
1/1
约20—5万年前,早期智人。又称古人,其化石在亚、非、欧三洲都有发现,体质形态已接近现代人,但仍保留若干原始特征,如眉嵴比现代人发达,前额低斜,颌部较突出,颏部不明显等,脑容量约为1300—1750毫升,比直立人大得多,脑组织也更复杂。早期智人可分2种类型:一为“典型的尼安德特人”,发现于西班牙、法国、比利时、德国和意大利等地。一为“进步的尼安德特人”,发现于黎巴嫩、以色列等地。进步的尼安德特人脑量比典型的尼安德特人略小,但体质形态更接近晚期智人。一般认为进步的尼安德特人发展成为晚期智人。而典型的尼安德特人,有的学者认为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灭绝的旁支,亦有的学者认为并未灭绝,而是欧洲人的祖先。约20余万年—15万年前,大荔人,属于早期智人。1978年发现(大荔人头骨化石)于陕西渭南市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原名王家村)甜(大荔石器)水沟的砂砾层之中。大荔人化石为一不足30岁的男性头骨(缺下颌骨),头骨的右后上方缺损一块,面部有一些性状与现代蒙古人种比较接近,脑容量估计为1120毫升,比北京猿人的脑量平均数稍大,其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是中国迄今发现最完整的早期智人化石,填补了由蓝田人向丁村人过渡的空白。出土了几百件打制的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石器都是小型的,主要是刮削器。出土了大量动物化石,包括古菱齿象、犀、马、肿骨鹿、斑鹿、野猪、野牛、河狸、普氏羚羊、鼢鼠等哺乳动物化石,鸵鸟化石,鲤、鲶等鱼类化石,蚌、螺等软体动物化石。其中最有意义的是肿骨鹿,它是北京猿人洞中的代表性动物之一,表明大荔人的时代与北京猿人接近。有蒿、菊、藜等草本植物,松、柏、云杉等针叶树种,而没有发现阔叶树种。出土了数百件石制品,大多数是石片和石核,石器约占30%。石制品较小,长度一般不超过4厘米,重量小于20克。原料多为采自当地砂砾层中的石英岩和燧石。打片方法以锤击法为主,偶尔用砸击法。石片多不甚规整,表明打制技术的原始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原始初民时代21—原始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