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说课材料歇马中心学校陈家娥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后一课时,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并结合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体会数学的美感,体会事物之间的变化规律及相互联系。2.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在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2)能力目标:经历---猜想---验证的实践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目标:从坐标的角度揭示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关系,培养观察、分析、探究及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体验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规律和联系的教学重点:探究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教学难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的运用二、教学、学法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点不多,主要是要让学生探索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在坐标系中快速作出一个图形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图形因为学生已掌握一个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坐标规律,并能用这一规律师作一个图形关于坐标轴对称的图形。所以,教师是以多媒体为平台,用类比的思想设计问题,让学生猜想、动手操作、观察、归纳、总结、应用。教学程序1、复习引入2、合作探究3、巩固应用4、拓展提高5、总结反思布置作业等五部分(1)由复习引入:通过轴对称、旋转、中心对称的有关知识为坐标轴的出现做铺垫,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节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期望得到问题的答案和证明。(2)由实验探究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让学生亲自在坐标纸上按上节的方法做出几个点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点。易发现这些点的规律,即坐标符号互为相反数。但这时有学生可能有疑惑是不是所有的关于原点对称的点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能代表一般性吗?引导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这一规律性。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体验探究的乐趣,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3)巩固练习:初步用生成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作图和判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使学生对形成的方法应更熟悉,从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4)拓展例题:学生先观察,交流,发现轴对称变换和中心对称的关系。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体会事物之间的变化规律及相互联系,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交流讨论达成共识。书本例题让学生用不同方法做三角形关于原点O对称的图形,体现一题多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6)布置作业。三、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存在不足:1、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比较沉闷。2、对下载的课件用得不熟练。3、练习密度小,能力没有达到。4、对于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规律的一般性是否有必要进行证明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