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幼儿告状行为的反思VIP免费

幼儿告状行为的反思_第1页
1/1
幼儿告状行为的反思郑丽敏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告状是一种发生次数很频繁的现象,它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类个体,他们的告状行为一定有许多不同与成人的地方。那么,幼儿为什么要告状?教师怎样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案例:下午的美术活动是画《太阳》,硕硕的画画速度比较慢,因为他在画画时喜欢讲讲话,东张西望的,而坐在其旁面的云云早就画好了,当他离开位置的时候,一不小心撞了硕硕的手臂,硕硕马上质问云云:“你为什么撞我?”云云连忙道歉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硕硕不听,噘着嘴跑到前面来告诉我:“老师,云云推我的手,害得我画错了。”一副很难过的样子。分析:首先,应当看到硕硕告状有他可取的一面。他懂得了上课的规则,这说明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想通过告状来求得成人的帮助,从而矫正同伴的不好行为。从这个角度讲,这是孩子处理问题能力的一种进步。但是,对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告到老师那里,这会引起同伴的敌视,也会削弱独立处理同伴间小纠纷的能力。所以作为老师要给孩子创设一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启发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反省,并换位思考,相互间要理解、宽容,让孩子不仅要知道别人的想法,还要理解他为什么要有这种想法,让孩子考虑一下他人的行为是否有合理的一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幼儿告状行为的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