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1、检查词语,相机正音。2、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三、寻美悟情研读品味1、合作学习,寻美说美。(出示学习要求)2、汇报交流,赏美悟情。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品读感受,赏美悟情。)例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1)学生想象画面谈体会。(2)创设情境,体会老人的心灵美。(3)指导感情朗读。例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读通句子,读顺,说感受。(2)什么叫做“协调有序”?人们怎样协调有序?(3)师生配合读体会“协调有序”。(举例说说当中要做到“协调有序”)(4)“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又是怎样?(5)品读体会“清波漾漾,人影绰绰”。(6)变诗行品读:让我们像轻快地音乐一般读;让我们像走搭石一样读;让我们把画一般的美感展示给大家例三: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1)个别读(2)齐读(3)你读到了什么?能用一个词说说这两人吗?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老人走搭石,年轻人怎么做的?(2)重点词体会(3)拓展:家乡的人们会做哪些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4)通过这些你感受到这是一幅怎样的风景?3、扣词激情,升华美师:这搭石联结着乡村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还联结着乡亲们之间那浓浓的情谊,亲切的乡音让我产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最后一段四、小结同学们,刘章爷爷从生活当中这么小的景物,发现了人间这么大的真情,这是多么巧妙呀。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美,只要你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你就会发现。五、小练笔写一写你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