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教材解析】本文讲的是陈毅元帅回乡看望生病的母亲的故事,表现了他和母亲之间的亲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连忙赶回故乡探望。第二自然段是写陈毅询问母亲病情,给母亲洗衣服。第三段是写陈毅母子之间的对话。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描绘了陈毅元帅看望母亲的情景,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课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毅、探”等16个生字。会写“陈、母”等9个字。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3、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4、情感目标:初步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顺长辈的道理。【课文重点、难点】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悟陈毅对母亲孝顺,体会陈毅与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教学准备】多媒体、生字卡、补充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总第课时【课时目标】1、能够认读7个二会字,学会书写6个生字。2、能够初步朗读课文,体会陈毅对母亲的孝顺和母子间浓厚的亲情。【教学过程】一、人物导入出示陈毅图像。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留下过许多伟大的名字。陈毅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他的身上有许多值得人敬佩的事情。不仅如此,陈毅的身上还有很多由许多小事汇集成的闪光点。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陈毅身上的一件小事。出示课题:《陈毅探母》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提问:“探母”是什么意思?(看望母亲、探望母亲)二、初读课文1、给学生讲述陈毅为母亲洗尿裤的故事。我们的课文讲述的就是那个时候的事,先自己把课文读一读。2、检测自读情况:元帅母亲故乡床前询问一盆水替多少今天应该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加入游戏方式,提高孩子们的识字兴趣。3、长难句指导朗读:①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他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②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③陈毅说:“娘,快别这么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今天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4、接读课文,每人读一句话。5、师生共读。三、书写生字1、出示生字“陈、母、元、亲、故、床”2、教授:“陈”一般用作姓氏,也可作“旧的”意思。陈旧、陈年。“母”独体字。母亲、母鸡、字母“元”元月、元气、元宝“亲”亲人、亲手、亲生“故”故意、故乡、故地、故友、故土“床”床上、木床、大床3、学生在习字册书写,教师巡回指导。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够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书写3个生字。2、能够使用“一边……一边……”进行造句。3、体会陈毅对母亲的孝顺,感受母子间浓厚的亲情。【教学过程】一、情理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陈毅探母》。齐读。二、复习词语带第一小节学习:1.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这几个词语。陈毅元帅母亲故乡指名读3人。(注意个别字音,如亲是前鼻音,帅是翘舌音)谁能用上面的词语说一句话?——引出课文内容,学第一节。2.请你打开课文,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出示:“陈毅元帅的母亲生病了,陈毅知道后,赶回故乡看望。”指名2人读。正音。“赶”字变红。问:①陈毅元帅当时正在国外访问,知道母亲生病了,就急忙回国,“赶”回故乡,你能从这个“赶”字上感受到什么?——我感觉到……很着急。②陈毅元帅平时工作很忙,而他母亲年纪又大了,在焦急的回家路中,他在想些什么呢?——担心——着急——快点到家——早点了解母亲的病情③指名读2个,读出焦急之感。齐读第一自然段。三、复习词语带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床前拉手询问病情洗衣服谈家常处理同上。2.一路风尘,终于到家了!陈毅终于见到了母亲!请小朋友自己大声读一读第二小节。3.出示: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指名读2人。①你注意一下陈毅元帅,从他的行动中,你了解到什么?仔细读读。——拉手(点击变红: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想一想,陈毅元帅作为我们军队的一个领导人,一直承担着国家很多重要的工作,平时很少能够回家。而这一次,他又是很长时间没见到自己的妈妈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