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比喻论证法》教学设计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语文组王慧慧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比喻论证法。2.学会如何在议论文写作中正确使用比喻论证法。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阅读预习材料,感受比喻论证的魅力。课前阅读材料:读“磨脑子”的书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问题: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简要说说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请学生指出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论证手法,简评学生观点,引出课堂教学内容——议论文写作中巧用比喻论证法。二、解读《考试说明》写作基础等级中,要求议论文说理充分,发展等级中,要求议论文说理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巧妙适量的使用比喻论证法,会让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三、整体感知比喻论证法比喻论证是用比喻来论证,拿喻体之理去论证本体之理。①本体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道理②喻体是一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③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判断下列两个材料是否是比喻论证。材料1:对很落后、很难办的人,转化得有个过程。把思想问题比做锁,是先有锁,后配钥匙。按锁配钥匙,锁锈先膏油,得先点一点儿油,慢慢再捅。不然,不是把锁捅坏了,就是把钥匙弄断了。材料2:信念是夸父逐日时不停的脚步,信念是雨中航行时对岸不灭的灯塔,信念是狂风肆虐时苍鹰不停歇的翅膀。拥有信念,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心空;拥有信念,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装点整个春天;拥有信念,一叶扁舟,可以惊动一片海洋。四、巧用比喻论证法的三种方法1.一本一喻2.一本连喻3.系统比喻五、合作探究1.一本一喻:“一本”指在论证的段落中拟定的议论文分论点;“一喻”指用一个比喻来阐述支持所拟的分论点。典型语段:(请学生朗读)①中心:善听有益俗话说:人无完人。人要想填补自己的空缺,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就必须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就像一条河,只有不断吸收身边小溪馈赠的流水,才能惊涛澎湃,奔流不息。②中心:读“磨脑子”的书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初试牛刀】用下列材料做喻体,写出它们可以论证的观点。A.蝴蝶要历经从卵到毛虫再到蛹等多次不同的生命磨难,才能最终破茧而出变成蝴蝶,绽放美丽。观点: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