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新课程积极倡导学校与家长合作,提出了“学生家长也是课程改革或学校教育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学校课程的决策人之一”的新理念。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观念。家庭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关键。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走向。因此,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从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变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班主任应特别关注家长的家教观念,积极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理念,并使之入脑、入心,形成正确的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儿童观,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动指南。尤其是正确的人才观显得的更为重要。一、精心备课,满足家长的教子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时刻关注着学校的教育动态,但有时他们在配合中有些无能为力,希望学校能对他们作些辅导,以提高他们在孩子面前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及时地给予指导,满足家长的教子需要。在集中授课前,我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再结合本班实际,精心备课,给家长讲解了新课程中家长的权利及地位;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如何赏识自己的孩子;怎样消除与孩子之间的误会、隔阂等;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家长,等等.要求家长做到:1、关心孩子不只关心文化知识的学习,而要把眼光投向孩子的多方面发展。2、关心孩子不只关心考试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过程。3、关心孩子不只追求丰富的书本知识,还要重视孩子在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的动手动脑,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评价孩子不光看分数的高低,而要综合衡量,整体把握,善于发现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5、不以孩子学会语文、数学、外语等书本上的知识为满足,要协助学校为孩子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开阔孩子的视野,拓展孩子的知识面。二、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因“生”施教作好铺垫。作为家长学校的教师,我们肩负培养孩子和引导家长的双重责任。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是我们做好家教工作的前提。多年以来,我一接班,就立刻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自己设计了一张学生家庭信息采集表,除了解学生本人的情况外,还要了解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接受教育程度,父母的健康状况、工作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对自已的学习生活关心程度,是否是留守子女,是否是单亲家庭,是否是孤儿等。三、搭建平台,促进交流。为使家长尽快掌握教育方法,最便捷的途径就是为他们搭建交流的平台,以楷模引路。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使家长们很快便掌握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技巧。四、经常电话沟通,紧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家长平时都各有各的忙,每学期也就集中那么一两次,不能完全接受好家教知识,况且各家子女都各有个性,为了更好的做好家教工作,我在每次集中授课时除核对学生家长的电话、手机号码外,都向所有家长公布自已的电话号码,要他们能经常与我保持联系,以便我能了解到学生在家的情况。也希望他们在工作之余多来学校与我面对面交流。第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家长对子女教育关心的状况,单个教育。在家访工作中,我坚持正常使用家校联系卡,每月反馈一次信息。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家长情况。因为我是教语文的,每学期,我都让学生写三篇作文,分别是《我爱我家》、《我的爸爸》和《我的妈妈》,布置学生每周最少写一篇有关自已家庭生活方面的日记。通过批阅学生的作文、日记我既能掌握学生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几年来的家教工作实践和取得的成绩,让我充分尝到了收获的甘甜,同时也清楚地告诉了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孩子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作为家长学校的教师,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自己所拥有的这块阵地,架设起通向孩子心灵的桥梁,为他们创设愉悦的环境,更好地做好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