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培智语文教学课堂充满生命之光湖北省当阳市特殊教育学校陈丽琴近年来我国的少年暴力、自杀、他杀现象十分严重,虽然学校一直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注重以人为本,但是从我国现状来看,“人生意义”淡漠,人生境界低俗化和浪费生命、自毁、他毁生命的现象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智障儿童由于智力低于常人,导致了他们各种能力都低于正常人,他们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自律能力也不如正常人。作为一名培智学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本资源,创造性地进行生命教育,培养他们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一、挖掘语文课程资源,体味生命价值。语文文本中不仅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资源,而且包含了古今中外人类的各种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等,所以语文文本中具备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素材。细心的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感悟亲情——认识生命的不易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受着几代长辈的宠爱,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是何等的幸福。可是过多的呵护使他们习惯了来自亲人的爱,觉得亲人为自己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想到为亲人付出自己的爱,更不会想到用自己的爱回报亲人,逐渐丧失了一颗敏锐的感受生活,感悟亲情的心。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帮助学生找回迷失亲情,适时地用身边的课文来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如在《奶奶要晒太阳》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小林对奶奶的至孝亲情,让这些富有生命意识的文字融进学生的思想,从而使学生学会关心亲人、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如《从婴儿到青年》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生命的诞生、成长、是多么的不易,从而让学生从小学学会感恩,感谢抚养、关怀他们的亲人。2、感悟友情——体会生命的快乐人的一生必然会有一些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仅可以同甘共苦,而且可以帮助自己解决许多人生当中的困难和麻烦,一个人的成功或多或少地与朋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可是现在常常听到一些老师在说,现在的还孩子越来越难管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之间常常为一点点小事弄得面红耳赤,甚至出手伤人。他们意识不到同窗好友之情,体会不到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同学朋友带给自己的方便和快乐。所以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体会友情带来的快乐也很有必要。教材中《有个朋友真好》歌颂了真挚美好的友情。《好同学》、《好邻居》,揭示了友情的价值。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体会到人生在世要学会关爱他人,给别人帮助,会给自己带来快乐,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3、感悟自然——体会生命的博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人是有感情的,还要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生命都是有感情的,生命是博大的,是不容忽视的。古诗《梅花》中那些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梅花”,《草》中那些烧不尽,吹又生的“小草”……处处展示着生命的律动。自然界的生命是如此的顽强,无论周围的环境有多恶劣,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土壤,一丝生的希望,它们就能够顽强地生存。这些都是进行生命意识培养的很好的例子,教师在执教时,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音乐背景下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古诗,从而唤醒学生要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友善相处的生命意识。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懂得珍爱生命。语文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语文老师必须为学生搭建大舞台,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如表演课本剧、读书竞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作文竞赛等,在各项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1、通过语文课外活动,进行生命教育.(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课外读物和有关生命知识的科普作品,或影视作品。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书目,并让学生举行故事会,说说自己的见闻与感受。还可带领学生观看“生命起源”的科教片,给学生读有关“生命”主题的文章、报刊,使学生深深懂得人的重要,生命的可贵。(2)可以借用身边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如让学生参加一些亲人的追悼会,伤心至极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