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朝阳中学唐俊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1)联系的含义(2)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理解:联系的多样性。运用:(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2)结合生活实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从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联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手机和学习、生活的关系,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取得成功的关键。二.教学重点、难点:联系的三个特性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四.学法指导:讲授指导、点拨指导五.教学时数:一节课六.教学过程:导入:师: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宋慧乔广告视频》(展示图片1)师:这段视频是什么产品的广告?生:手机师:对,今天这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谈谈手机问题,感悟其中的哲理。授新:情境一:中秋节前夕,我想给家里打个电话,告知他们我的安排,结果发现打了几次都打不通,我就纳闷了,这手机为什么打不通呢?师:请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手机打不通家里电话的原因?(展示图片2)生1:你的手机出现问题了生2:家里人的电话出现问题了生3:中转站出现问题了。(教师此时进行分类,分为手机内部各部件的影响和外部条件对其的影响)师:手机功能不正常不能打通,但仅仅手机功能正常就一定能打通吗?生:不能。师:可见,无论手机内部各零部件出现问题,还是外部中转站等因素出现差错,都会导致我的手机打不通。手机要正常通话,既需要手机内部各零部件功能正常且相互配合,又需要外部中转站为声音传播提供条件。师:在哲学上,我们就把这种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现象,叫做联系。(展示图片3)师: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处于联系之中的吗?你能不能举出一个与周围任何事物都没有联系的事物呢?生:不能。师:请你举例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普遍联系的?(展示图片4)生:学生举例。。。。师:不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内部存在联系,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有没有联系?生: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者存在联系。师:客观的物质世界和人的意识之间呢?生: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二者也存在联系。师:综上所述可见,整个世界也是普遍联系的。(展示图片5)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说明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情境二:中秋节当天,我和朋友到街上逛了逛,结果发生移动手机店在搞促销活动,有很多优惠。再想想自己使用的联通手机信号差的问题,于是就购置了一个移动手机,买了手机后,导购小姐就拿出了几组手机号码叫我选择,当我看到这几组号码时,我迷惑了,,,导购小姐当时还介绍说,选前两组号码需要加钱,选第三组号码不收钱,并且每个月还返一定的话费,第四组号码按正常收费。(展示图片6)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为什么?生:师:手机号码与人们的福祸有没有联系?生:有师:这是一种什么联系呢?是客观存在的吗?生:是我们主观臆造的联系,是一种主观联系。师:可见,是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生:不是。师:联系虽然具有普遍性,但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还具有条件性。师:辐射将会对人体产生极大影响。是不是任何事物都会对人体产生辐射呢生:不会。师:那使用手机打电话或上网呢?生:会。师:会不会因为我们不喜欢辐射,它就不会辐射我们?生:不会。师:我们把联系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属性叫做联系的客观性。(展示课件)联系具有客观性师:是不是任何联系都有客观性?生:师:请比较以下两个联系有何不同?(展示课件)1、电磁波对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