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一、判断1、因为刑法是法律,所以,法律就是刑法。(×)2、不同的文明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法律制度。(√)3、中华法系的母法是以唐、明律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4、法律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5、在我国,“人民”的概念内涵就是“公民”。(×)6、我国的其它一切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准绳。(√)7、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划分是有明显界限的。(×)8、学习法律理论的目的就是避免自己不犯罪。(×)二、单选1、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或总法是(D)A民法B刑法C国际法D宪法2、中国历史上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是战国初年魏国的:(A)A《法经》B《唐律疏议》C《大明律》D《大清律例》3、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是(B)A《法经》B《唐律疏议》C《大明律》D《大清律例》4、下列不属于普通法的是(D)A民法B刑法C经济法D宪法5、下列不属于实体法的是(A)A民事诉讼法B刑法C商法D行政法三、多选1、法律(ABC)A、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B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整体利益与要求C一定程度上反映大众利益与要求D体现个人意志与要求2、下列属于实体法的是(CD)A宪法B刑法诉讼法C民法D婚姻家庭法3、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是(BC)A商法B刑事诉讼法C民事诉讼法D国际法4、影响一个民族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BCD)A省会方式B文化传统C民族习惯D社会风俗5、学好本课程必须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统一关系是(ABCD)A法律的专业性与广泛联系性的统一B法律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C法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D法律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一、判断1、法是在私有制出现以后才产生的。(√)2、在我国,法与党的政策都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由这个基础决定并为这个基础服务。(√)3、只要立法完备,就可以规定所有需要法来调整的社会关系。(×)4、县级人大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5、法的实施的最终目标是法的实现。(√)6、法的适用只能由司法机关来开展,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具有司法权。(√)7、在强调法治的今天,还须以德治辅助法治、以德治支撑法治。(√)二、单选1.构成法的整体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称为(A)A、法的要素B、法的体系C、法的渊源D、法的形式2、一切有权机关依法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各类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称为(B)A、执法B、立法C、司法D、守法3、我国立法法规定:立法应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该规定体现了立法的(C)原则。A、遵循宪法B、维护国家利益和法制的统一性C、民主性D、科学性4、(A)有权制定和修改民事、刑事、国家机构及其他基本法律。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中共中央5、关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等事项只能制订(A)。A、法律B、行政法规C、规章D、地方性法规6、法的适用的主体为(C)A、国家行政机关B、各级人大C、司法机关D、所有公民7、法是调整(A)的行为规范。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关系D、自然关系8、法是以(B)为内容的行为规范。A、国家意志性B、权利义务C、国家强制力D、社会关系三、多选1、法是(ABCD)A、社会规范的一种B、由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C、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D、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2、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表现为(ABCD)A、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经济B、法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引导作用C、法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促进作用D、法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保障和制约作用3、法对科技的作用表现为(ABCD)A、对科技发展发挥引导、组织和管理的作用B、对科技发明发挥鼓励作用C、为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秩序D、对国际科技合作发挥推动和协调作用4、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的有(ABC)A、全国人大常委会B、中央军委C、30名以上代表联名D、10名以上代表联名5、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ABCD)A、公正B、合法C、准确D、高效6、法的适用的原则有(ABCD)A、以事实为根据B、以法律为准绳C、司法平等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7、法制的民主原则是指在(ABCD)和法律监督等法制的种种环节上都实行民主。A、立法B、执法C、司法D、守法8、国家创制法的方式有(AC)A、制定B、制订C、认可D、颁布我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