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重庆市朝阳中学黎行益学情分析我所针对的是高三文科平行班的学生,而且是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因此作为复习课肯定不是上新课。作为文科平行班的学生,通过前面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和基本技能,但由于现行教材采用专题模块的形式来编写,从而人为的使学生把必修与选修、模块与模块间的知识割裂开,没能形成一个知识的有机体。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在原来专题模块的知识体系下重新构建通史形式的知识结构,通过老师提供的相关素材,强化学生的分析归纳法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的基本知识。(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经济政策,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以及土地制度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2、过程与方法(1)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2)初步掌握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讨论法等探讨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3)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讨论评价“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所带来的影响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体察农民生活的艰辛。(2)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产生的背景,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正确评价“重农抑商”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3)理解古代中国的哪些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认识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4)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和危害,培养和树立开放的世界观。(5)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农、工、商的关系,认识国家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自觉维护改革开放局面,对新生先进生产力及新生事物要呵护、宽容,并自觉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6)以史为鉴,在国家独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富强。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问题式”和“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出示一张幻灯片,让学生说出该幻灯片反映了哪些信息?反映中国古代推行怎样的经济政策?得出结论,导出“重农抑商”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1.梳理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动手,自主学习)强调:特别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让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的评价该政策,封建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①经济上:推动农业发展,巩固经济基础;②政治上: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封建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1)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2)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问题探究】为什么封建统治者要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方法引导:分析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得出重农的原因在于农业本身在封建社会的重要性和重农所带来的好处,进一步升华到该项政策实施根源于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形式得出结论: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2)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