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科书第98-99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的1~3题。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掌握数概念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价值的素材。教材为了促进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价值,选择了大量的现实素材,使学生真切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教学难点: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需求1、谈话:同学们喜欢看篮球赛吗?说到篮球就会让我们想到一个人,你们想到的是谁?(姚明)这里有一项关于姚明的数据统计。(出示)据统计:姚明在NBA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前两个赛季罚球命中率高达81%,但上赛季下降到了78.3%。(两个百分数用红色表示)2、引入:教师:大家认识红色的数吗?看到这两个数,能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共同认识这个新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板书课题:百分数教师:关于百分数的知识,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二、例题教学,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引发探究例1:学校的篮球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李星..3明等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如下:姓名投篮次数投中次数李星明2516张小华2013吴力军3018提问:如果你是教练,根据这张表格里的数据,你能判断出哪个队员投篮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中交流想法。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如:谁投中的次数多,谁的成绩就好一些;谁失球的次数最少,谁的成绩就好一些;算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再比较这几个分数,谁大就表示谁的成绩好一些。引导学生比较这些方法,并明确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并在表格的右边增加“投篮的比率”一栏。提问:根据这张表,你认为哪位同学投篮练习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并在讨论中确认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在统计表右边增加“投中的比率”一栏)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2、揭示百分数的意义。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完成统计表。指名说说16/25、13/20、3/5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吗?师指出: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1)提问:64/100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学生独立计算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2)指出: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3、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通过阅读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教师进一步示范64/100的读、写方法,并要求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4、即时练习:指导做练习十九第1题。第2题。提问:根据题中的百分数,你对我国的西部地区有了哪些直观的印象?学生自学教材第99页“试一试”上面的内容。三、指导完成“试一试”,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1、指导完成第(1)题启发: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数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数相当于这样的多少份?由此,你知道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吗?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2、指导完成第(2)题。3、提问:通过解答上面两题,谁来说说百分数为什么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根据学生回答适时补充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四、巩固应用1、完成“练一练“第1题。2、完成“练一练“第2题。3、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