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猴》教学设计及反思《观猴》教学设计及反思科目:语文教学对象:二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看图写话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低段的看图写话就像一座大楼的基石,至关重要。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本次看图写话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安排的第—次写话训练。从这个意义上来解读这次的写话训练,我们应有“把好头,开好局”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能看图写几句话,更应关注教学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是激发、唤醒学生写话的积极性;二是写话过程中养成学生语言表达的基础习惯,譬如: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写话时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的书写习惯等。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鼓励学生按“四素句——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基本要求写几句完整、连贯的话。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养成“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等基本的写话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写话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初步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调查了解,得知一年级学完拼音后,学生就开始练习写话了,已具有初步的写话基础。到了二年级,一般的学生能写两三句通顺连贯的话,优秀的学生则能组句成段,并具有一定的评价与修改能力。但是,由于以前只把写话定位在培养学生兴趣上,没有进行专门的课堂指导与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规范书写文章格式的习惯并没有真正养成,个别学困生则对写话产生了畏惧心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设计上我侧重两个方面,一个是努力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融入到画面中。二是侧重于写话方法的指导,如四要素句式的训练,“有的…有的…还有的……”训练及要把这幅图用几句话写下来,可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写话顺序的指导等。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重点:一是激发、唤醒学生写话的积极性;二是写话过程中养成学生语言表达的基础习惯。难点:鼓励和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谈话: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好,老师出一个谜语,比一比,谁的本领大,能很快说出这个谜语的谜底。一身毛,尾巴翘,不会走,只会跳。(猴)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写写这个“猴”字。2、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酸的和甜的》一课里就有一只聪明可爱的小猴子,还记得描写它的句子吗?出示图片和句子,齐读。3、除了这篇课文中的猴子,我们在开学不久学的课文里还描写过一只石头猴子,记得是哪一课吗?还记得描写它的一段话吗?1、学生回答谜底,书空“猴”2、观察图片,齐读句子。3、回忆课文中描写猴子的句段。1、从谜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运用课文中学过的描写猴子的两个片断,为学生下面的说话写话提供仿效。一、谈话导入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动物园看一看可爱的猴子。二、“比一比,谁的眼睛亮”过渡语:你们瞧,一群有趣的猴子向我们跑来了!比一比,谁的眼睛亮,能看清楚这些猴子正在做什么。1.教师逐一出示画着各种姿态猴子的课件或图片。(要求:一幅图片上出现猴子的一种姿态:可以是“正在吃桃子的”,可以是“正在假山上休息的”,可以是“正在与别的小猴玩耍的”,还可以是“正在眺目远望的”……需要说明的是:所选的图片应尽可能与课文中看图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