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短行歌》课件2VIP免费

《短行歌》课件2_第1页
1/9
《短行歌》课件2_第2页
2/9
《短行歌》课件2_第3页
3/9
曹操(155---220)沛国谯郡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文题理解《短歌行》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又有《长歌行》.长歌、短歌是指曲调长短而言。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这大概是用于宴会的歌辞。相关背景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索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以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意下抒发了自己立志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不禁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孙刘联军大败于赤壁。然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诗却被人们广为传唱!1.先引《子衿》,写求贤不得,故反复沉吟;2.后引《鹿鸣》,写求贤既得,故尽礼娱宾。用以表达对贤才的礼遇。比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指贤才难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乌鹊南飞,绕树三匝”喻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作者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要广纳人才,人才多多益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引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研读探究二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众说纷纭,他曾讨董卓,为汉锄奸;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叱咤风云;他曾广聚贤才,横槊赋诗。他是奸是忠,是善是恶,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短行歌》课件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