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学生欣赏学生,就是要欣赏学生的进步,欣赏学生的创造性,欣赏学生的个性差异性,欣赏学生的意见和见解。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选择,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宽容他们的缺点;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当前,随着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学会欣赏并尊重学生,已成为教师自我生命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欣赏学生什么?怎样欣赏学生并进而促进师生双方良好关系的发展?许多教师仍深感困惑。一、欣赏学生的意义欣赏是一种艺术,一种素质,一种美德。教师学会欣赏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的自信可以在欣赏中建立,优秀的品质可以在欣赏中得到发扬。教师的欣赏是他们勤奋学习和创新的动力。也许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就是一个孩子成功的基石。欣赏学生并不是教师单向的付出,欣赏和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源泉。学生在教师欣赏的目光中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关心,他们也会以同样的爱来回报你,他们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师生在爱的阳光中共同成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多教师面对学生对“爱”的渴望和希望受到重视的需要,却显得过于吝啬。我们的教师有时候还不知道欣赏学生什么,还没有学会如何去欣赏学生。二、欣赏学生什么欣赏学生什么?一般看来,欣赏的主要是学生的聪明、智慧,学生优异的成绩、高尚的品质等。其实,学会欣赏学生,还不应仅止于此。教师应该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使是“另类”的“差生”,也一样可以挖掘值得欣赏赞美的地方。欣赏学生,不仅要欣赏学生的进步、创造性,还要欣赏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见解。1.欣赏学生的进步欣赏学生,教师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腔真挚的情感,更需要有一个公正的、辩证的、没有偏见的头脑。要善于从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进步,并进行及时的激励和强化,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教师的欣赏的角度不一样,有时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如学生默写单词,错了7个,一句欣赏的话“还不错,对了3个”,要比“你真笨,错了7个”更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它不仅维护了学生的尊严,促使他(她)努力进取,更由于教师的欣赏而激发了他们的感激之情,从而再接再厉。2.欣赏学生的创造性创造力是每个智力正常的人普遍具有的心理潜能,并非极少数天才才具有的特殊天赋。但由于创造是在破坏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新事物的活动,这对于长期习惯于按部就班、对传统教学得心应手的教师来说当然难以适应。有些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失去了本该拥有的丰富的想像力、发散性思维,一个个变成了课堂教学中的“木偶”。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欣赏学生的创造活力,赞美学生的创造成果,更为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相信“我也能行”,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3.欣赏学生的个性差异《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当今教育最终的追求目标。所以,教师应当欣赏每一位学生丰富的个性差异,并视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教学。只有欣赏学生的差异,才能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育,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以形成独立的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学生生命的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4.欣赏学生的意见和见解学生是完整的有独特生命意义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意见和见解透露着人性的本真,透露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愿望。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有限,特别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作为教师,则特别需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见解,而不可呆板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