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VIP免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_第1页
1/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_第2页
2/2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感悟古今不同内涵。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3.掌握文言词汇,加强基础积累。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2.根据预习导学,自主释疑。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播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视频,从历史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排山倒海的气势于四日内成功横渡长江,取得了解放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这一震撼人心的壮举再次证明了人心向背在战争胜负与治国成败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正应了亚圣孟子所阐述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经典美文。二、简介作者孟子是儒学大家,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与弟子著有《孟子》一书,该书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三、明确学习目标本文是一篇精悍短小的文言议论文,本节课我们打算完成以下任务。(幻灯片投影展示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文章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领悟文章思想内容,继承传统文化之精华。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四、整体感知,诵读训练(此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在教师示范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并听清楚教师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等。(多媒体配乐示范读课文)2.学生展示所画字词,并讲解画那些字词的理由,同时其他同学注意做好标记。3.学生尝试模拟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吟哦讽诵课文,朗读时要求注意以下问题: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尝试读出气势并能结合书下注解大致贯通理解文句的意思。4.学生展示朗读(多媒体配乐),并请同学加以评点。5.教师归纳以后,师生共同吟哦讽诵课文,注意朗读节奏与气势。五、深入文本,品读赏析(此环节重在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课文)第一步: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多媒体展示疑难字词句)目前仍在使用的相关成语或词语。(教师注意点:学生对“兵”的古义可能出现疑问,《说文解字》中说,“兵”,械也,“械”器之总名。可以借助“兵”的篆体字来加深理解,成语中作兵器讲的词:兵不血刃、短兵相接)d.能够理解“之”的意思,并要求能够指出文中其他“之”的用法。(例如:①作“的”讲,“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e.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畔”同“叛”,背叛)第二步: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孟子长于辩论,其文逻辑严密,言辞犀锐,气势磅礴,领略其文采,需注意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孟子关于战争胜负的观点是什么?(明确:战争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孟子所持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逐层深入论证,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从攻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论述“地利不如人和”从守方的角度加以论证)(3)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明确: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而扩大到治国)(4)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研讨第四小节,探讨孟子是如何深入论述其深层次目的并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论断的;“道”具体指的是什么?(明确:从反面论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来强调“得道”的重要。“道”指的是施行仁政,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争取人心;也就是要求君主以仁爱之心,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百姓的道德与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