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专题一——公民的政治生活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作的实施方案》,决定从2013年1月起选择柳州市、钦州市开展大病保险试点,力争到2014年在全区全面开展大病保险工作。《方案》的出台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C.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D.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2.某大学生在查看自己的电子邮箱时,发现有人正利用网络大肆宣扬“世界末日”的谣言。于是,他马上给公安机关打电话报案。该大学生的行为A.体现了公民有监督政府的权利B.反映了我国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C.履行了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利D.是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3.某地一太婆因敲诈帮助她的小孩被处罚,时隔不久一妇女被无证驾驶摩托车且态度恶劣的外国小伙撞到,但却因网络误传被冤枉……网络传谣让我们感受到了网络的“可怕”。这启示我们应①依法行使政治自由②正确处理权利义务③充分尊重社情民意④科学参与民主管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人民网提醒网民注意,在发表言论时,要注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上述提示表明A.权利和义务有质的区别B.履行义务比享有权利更为重要C.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在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5.我们经常会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聊天软件收到如称“某食物有害物质严重超标”或“出现严重危及公众人身安全的恐怖事件”等信息,这些信息散布谣言,引起民众恐慌,严重扰乱公众的正常生活秩序。这一事实告诉我们①国家应加强专政、淡化民主,维护社会秩序②个人利益难以与国家利益相一致③应切实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④公民应增强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市民王某因房屋拆迁久未安置,房价又节节攀升,一直只能租房住。为向有关部门反映,王某在公共场合设置路障,并用高音喇叭向路人播讲个人遭遇,以其引起政府重视。王某的做法A.是错误的,因为公民必须采取合法形式实行民主监督B.是正确的,因为这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途径C.是正确的,因为公民享有对政府的监督权D.是错误的,因为公民无权要求政府帮助解决住房问题7.现代国家的崛起应当有配套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作支撑,否则其崛起很可能成为一种暂时现象。从这个角度看,认为国民心态事关中国的崛起成败,似乎并不过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健康务实的国民心态,这需要公民:①增强权利意识,自觉履行义务②提高政治素养,勇于投身实践③丰富民主形式,拓宽参与渠道④坚持正确方向,维护国家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由于选举法的不断完善,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1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目前,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并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选择这种选举方式①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是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③是世界各国的惯例④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0.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各地创造了大量鲜活的基层民主管理模式,并成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下列属于这种方式的是A.人大代表同税务部门负责人提出质询B.专家应邀参加高考改革方案讨论C.市民在网上参加评议政府的活动D.村民依法选举村委会主任11.某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这“三不选”表明A.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B.选民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C.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完善D.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12.毛泽东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