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一些心得任教多年,对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有了一点心得,现将之总结如下:一、严格开展队列练习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二、耐心进行思想教育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山羊、技巧、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我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不再有畏惧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学生终于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含义。三、精心设计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如做"猎人打猎"(用投纸球来代替猎枪)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投准和躲避能力,更使他们能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互相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争取多打猎物而努力。四、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情感得到满足。全体学生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气氛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五、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传统的教学存在着单向性,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更多的是考虑教师如何把教材讲得精彩完善,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创造性和自主性。这样的教学与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学习方法,给予学生自主创造、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我们要根据大纲内容精心备教材、备教法学法,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科学控制课的密度和节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