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块糖》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选自2013年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一:读懂教材本节课是北师版学习乘法的起始课,教材设计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教材通过数糖果、圈小熊、数格子、数蛋糕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同数连加的问题,了解这种加法的可以用更加简便的方法--乘法去算,这样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学生通过数数抽象出算式对于大多数的孩子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充分经历从不同的角度去数。二:确立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为学习乘法做铺垫。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为学习乘法奠定基础。三:教学重点用两种方法数方阵排列物体的个数,并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感受相同加数连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四:教学难点把数一数的活动与乘法的意义沟通起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五:教学方式我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为学生创设主动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具体在教学流程中体现。六: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首先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糖的个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2、充分经历探究新知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填一填,使学生学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也使学生明白,虽然有不同的数发,但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3、联系拓展领悟新知“数蛋糕”活动,学生在列式解决5盘蛋糕,每盘有4个,一共有多少个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体现了方法的多样化。通过练一练“2,3”题的练习,数的对象的个数逐渐扩大,抽象程度也逐渐提高,学生积累的经验也更多。师生总结:生活中许多问题都能用相同加数连加的的算式来表示,但有的题这样做很麻烦,我们下节课一起研究一种简单的方法来代替这种连加的方法。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