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17封面作者:ZHANGJIAN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17中央银行抵押品制度框架相关问题研究-金融银行论文中央银行抵押品制度框架相关问题研究颜蕾(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海口570105)摘要: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广泛使用抵押品政策以支持其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合格抵押品范围随之不断扩大。本文研究主要国家中央银行抵押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最新变化,在分析抵押品政策内涵基础上,结合人民银行抵押品管理现状,对抵押品制度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完善质押再贷款流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中央银行抵押品制度的措施建议。关键词:中央银行;抵押品;制度框架中图分类号:F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5-0045-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5.08收稿日期:2016-02-01作者简介:颜蕾(1983-),女,海南海口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央银行在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比以往常规政策操作时期更频繁地要求交易对手提供直接交易或偿债的担保资产,抵押品制度因此被更加广泛地使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发展需要,试点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并首次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与常备借贷便利抵押品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因此,随着货币政策操作中抵押品规模和种类不断增长更新,建立健全有关中央银行抵押品的评估、操作和管理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17内容的整套框架,是发达和新兴经济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一、国外中央银行抵押品政策实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世界主要中央银行为解决本国市场融资性功能退化问题,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抵押品政策,扩大合格抵押品范围,为此类干预方式提供了重要支撑。纵观世界主要中央银行抵押品实践,抵押品资产在近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规模和所占比重稳步提高,抵押品种类也不断丰富。抵押品整体操作流程的关键点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合格抵押品的资产目录范围、抵押品定价,以及风险缓释机制。(一)抵押品政策目标和操作框架1.抵押品制度在保障中央银行财务稳健性的基础上,支持货币政策有效实施,并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要求抵押品是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时防控风险的标准做法,而无抵押品担保的货币政策操作需要中央银行对交易对手财务状况进行持续监控,因此交易成本较高。抵押品制度使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时只关注抵押品质量,便于中央银行专注货币政策的操作及其效果。从金融市场主体看,抵押品的范围和标准变动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配置,进而影响资产的流动性和长期趋势。2.中央银行抵押品政策应具备标准明确、规范可操作的政策框架。抵押品制度是金融机构为获取资金融入,将自有资产质押给中央银行过程中,中央银行对抵押品资产实施价值评估、风险评定、抵押品确认入账等工作的规范性准则。抵押品政策还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可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吸纳新的、更复杂的质押资产,以更好适应金融市场创新业务发展和不同宏观形势背景下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17调控需求。3.抵押品政策适用于调节市场长短期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操作领域。笼统而言,中央银行拟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时,均可运用抵押品政策。从时间长短看,交易对手短期或长期的融资活动都可以通过抵押品政策融入资金;从货币政策操作类型看,抵押品政策应用于公开市场操作和经常性融资便利。(二)严格合格抵押品范围1.抵押品资产类型。狭义的抵押品范围是本币标价的国债和央行票据,这类抵押品几乎没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但这类抵押品规模有限,远不能满足央行政策操作需要,因此,实践中央行抵押品范围不断扩大。合格抵押品的界定有三个方面。一是可接受的货币种类除了本币抵押品是否接受外币抵押品。二是抵押品的信用级别。即抵押品的发行机构除了公共部门是否扩展到所有AAA级机构,包括私营部门。三是抵押品的市场流动性,按流动性高低分为公共部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