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平移》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5.4平移》科目数学年级七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平移》第1课时)学习者分析1、本班有41名学生,他们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大概四分之一,80%以上的同学能在上课时掌握所学知识,有5、6个同学学习能力不足,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愿意思考问题。2、学生观察力强,思维活跃,一般注意表面现象,不会思考现象的本质。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图形的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同学们一起探索平移的特征,寻找到画平移图形的方法,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平移的特征,学生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三、知识与技能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与动手操作,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并掌握平移的基本特征;2、能根据平移的特征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重点、难点1.平移的概念,探索并理解平移的性质;2.平移的作图方法。教学资源1、学案;2、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师: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乘客乘电梯,推开窗户,飞机在天上飞,...像这样,我们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称为平移,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平移的例子吗?生: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教学活动2二、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1)动画演示图形的平移师:你能发现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相比较,什么没有改变?什么改变了吗?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位置改变了。师:为什么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而位置改变了?生:不知道怎么描述。师:平移是图形整体移动,所以形状和大小不变;平移是图形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移动了一定的距离,位置就会发生改变了。2)探索平移图形的特征①(课件动画演示)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概念;②重复①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得到对应线段、对应角的数量关系;③(学生操作课件动画演示)对应点的连线之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由①②③可得:1、平移的性质;2、图形平移的方向是沿对应点的连线,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教学活动3三、练习反馈,巩固深化1、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2、如图,△DEF是由△ABC先向右平移__格,再向___平移___格而得到的。3、如右图所示,△ABC向右平移2厘米可得到△DEF,如果AC=4厘米,BC=3厘米,∠A=50°,∠C=60°,(1)DF=_______厘米,EF=_______厘米;OFECBADFEDCBA(2)∠E=____度,∠EFD=______度,∠DOB=_______度;第3题(3)等于2厘米的线段是____________.教学活动4四、平移作图1、△ABC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图(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2)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2、如图,平移△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A`B`C`.注:1、链接对应点A与A'(对应点的连线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2、过B、C画AA'的平行线(对应点的连线平行);3、截取BB'=CC'=AA'(对应点的连线相等);4、写结论.教学活动5五、作图练习6、如图,有一条小船,若把小船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B,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7、已知△ABC、点D,D为A的对应点。过点D作三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BA8、经过平移△ABC的边AB移到EF了,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教学活动6六、学习体会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教学活动7七、布置作业学案作业:分层作业,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难度较高,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同学难度较低。ABC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