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研讨式备课提纲年级高三科目政治主备人毛永刚时间3.31课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设计的理由教学目标1、明确高考考点,把握考纲要求。2、落实考点,夯实基础。3、合作探究,突破难点。设置情境,思考激趣。探究讨论考点分析,夯实基础。学生反思总结提升课标、考纲要求1、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核心2、阐释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3、分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教学重点考点知识分析,核心内容解读教学难点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教法、学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讲解点拨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一、明确高考考点,学生自主学习: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基本内涵核心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二、师生互动探究,考点知识解读(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老师点拨总结)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分析总结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一)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1)爱国主义与其他民族精神的关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2)作用: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4、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二)为什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必要性:①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2、重要性:(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三)怎么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5)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三、易混易错分析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2、爱国主义是抽象的3、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时间2分钟35分钟8分钟反馈矫正完成资料高考考题,体验感悟高考,把握命题趋向课时小结学生总结,注意知识整合作业设计完成课时作业(二十七)困惑与问题1、知识的整合运用是难点2、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