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教育测量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张敏强一、关于测量、心理测量的定义1、测量的定义↘物理测量——以一定的规则给事物属性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心理测量——以一定的规则对人的心理特质或行为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一、关于测量、心理测量的定义2、物理测量与心理测量的对比↘物理测量——直接测量(单位,参照点,零点,误差估计和控制,工具选择和制作,使用……)↘心理测量——间接测量(单位,参照点,零点,误差估计和控制,工具选择和制作,使用……)↘结论:间接性、多元性、随机性、复杂性二、心理测量的作用1、教育与心理中的应用①因材施教教师了解学生从两个方面:经验的主观直觉;借助于测验的客观测量。用于编班、分组、开特殊课、个别辅导等等。②选拔人才入学考试、专门人才的选拔。二、心理测量的作用③评价教与学评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师的自我评估,学生的自我解。④诊断补救(心理疾病、学习障碍)学生学习困难、不良行为、某种能力的缺乏。二、心理测量的作用⑤就业指导个人的能力倾向、知识、兴趣特长、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决定一个人最适合和应该选择何种职业。二、心理测量的作用2、工具学科①科学研究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体现公平、公正②探究规律杂乱无章中寻找规律三、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概念1、测量的元素①事物与属性测量的对象或目标②法则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③数字与符号事物或事物属性的量三、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概念2、测验的基本因素①行为样本只能对部分作分析,部分所提供的信息应有代表性。②标准化减少无关因素对测验结果的影响③客观的评价指标测验题目质量、测验试卷质量三、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概念3、必须具备的要素①参照点计算的起点(物理测量的量具:绝对零点;心理与教育测量:相对零点)②单位理想的单位两个条件:确定的意义;相同的价值。物理测量符合,心理与教育测量难以符合。三、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概念4、量表①命名量表名称或类别②顺序量表分为等级或顺序排列③等距量表数字或等级之间的差距是相同④比率量表测量的最高水平,理想的量表四、测验的特征分类1、成就测验经过认真编制、有充分依据的标准化测验,又可以是教师汇编的非正规的试题集①单科和综合测验②安置、形式、诊断和总结性测验2、能力测验不因外界环境的影响、稳定的认知能力方面的心理特质(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慨括力、空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四、测验的特征分类3、能力倾向测验测量被试的潜在学习能力及学术发展趋势(未来的成就和能力)4、态度量表问题的看法、肯定或否定的程度认知、情感、行动倾向三种成分四、测验的特征分类5、人格量表人的性格。①自陈测验②投射测验6、其他焦虑测验、兴趣测验、品德测验、智力测验结论:心理与教育测量使用于心理与教育活动过程、五、教育测验的知识1、测验题目的类型①客观性题目答案唯一,评分不受主观因素影响,可机器评分。(是非题、选择题、配对题、多选多项选择题)②主观性题目答案不唯一,评分受主观因素影响,评分误差较大。五、教育测验的知识2、测验分数的解释——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①常模参照测验★常模团体★常模的类型及分数的解释▲发展常模(年级,年龄)▲百分位常模(百分等级,百分点,四、五、十分位数)(关于正态分布的理论、方法,标准正态的转换方法、心理测验比较的参照点问题)▲T分数▲标准九五、教育测验的知识②标准参照测验–★内容参照分数–内容的掌握和熟悉程度–★结果参照分数–在效标上的表现五、教育测验的知识3、标准化成就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测验的设计、编制、实施、评分及分数解释等一系列程序依据统一的标准教师自编测验是依据标准化的一些原理编制,但他的设计不如标准化周密六、测验编制过程与题目质量评估1、关于测验理论——真分数理论X=T+E观察分数=真分数+误差当n=∞时X的平均分数=T的平均分数误差和为零真分数与误差不相关六、测验编制过程与题目质量评估2、教育目标与测验内容测验目标是编制测验的首要前提教育测验:测验目标就是教育目标教师为特定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