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国家级一等奖并刊载在《教师专业发展探索》一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花都区狮岭镇杨屋第一小学杨利兰[内容摘要]文章从语文课程改革的基念理念出发,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进行研究与探索。找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四大对策。[关键词]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对策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自觉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就是我们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所在。在现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学生主动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人才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性地为社会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很多情况下强调的只是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忽视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和主创学习实践能力;教师将学生当成教学的客体,而不是自我活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创造的人;实际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其教学的主体价值,事实上学生变成了教师知识的奴隶。因此在传统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仍以教师为中心,无法将学生培养成不断发展、具有创造能力的人,这与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神背道而驰。在教学活动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能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进行自我管理,真正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观念的体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一、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教学不单是个认识过程,还是一个情感过程。天文学家哥白尼说过,他对于天文的思考产生于“不可思议的情感高涨和鼓舞”。正是这种情感才使他创立了“日心”说。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首要的条件是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的评价和培养。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创设求知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孩子的创新欲望,促进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往往跃跃欲试,情绪十分高涨。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时,教师用简笔画再现情境,用粉笔勾勒彩云、山、水、小船,学生边讲,教师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1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尝试的欲望。学生通过画面,感受诗中两岸悬崖峭壁,猿声啼叫,一叶轻舟在湍急的江水中飞流直下的景象,画面静中有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更好地理解诗意。最后,再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学生乐在其中,尽情地表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亲临其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探究各种问题的能力。二、创设有序顺畅的反馈调控系统,保持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会有所反复,随时会出现错误的认识。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迅速及时地运用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注意捕捉学困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及时鼓励。要适时地质疑问难,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通过师生共同解答,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并从中获得学习成功的满足感。如教《跳水》时,有位学困生向大家质疑:为了一顶帽子冒险,有用吗?教者先肯定其合理因素,再引导组织小组去讨论,并表扬他爱动脑筋、会思考。结果这位同学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