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脸谱》第二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教学难点】:对节奏的把握和京剧韵味的模仿【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欣赏法,练习法【教学准备】:钢琴、电脑、音响【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京剧艺术,京剧的四大行当、四大门类分别是什么?二、赏析与导入在京剧音乐声中,展示各种人物的脸谱,教师播放脸谱的相关知识,视频中展示脸谱的颜色,样式及各种脸谱塑造的人物形象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观看视频,回答问题:1、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分别代表的人物性格特点如何?蓝色脸谱:代表勇猛、刚强。红色脸谱:代表性格耿直忠义。如关羽是刘备手下的一员武将,面色如重枣,是典型的赤胆忠心的红脸形象。黄色脸谱:代表勇猛、刚强,有时也代表凶猛和残暴。如曹操手下的一员勇猛、刚强且凶猛的武将——典韦。白色脸谱:具有君王的狡猾和奸诈。如曹操或项羽。有时太监也用白脸,往往形容一些内心狡猾诡计多端的人。黑色脸谱:形容面色丑陋且性情猛直的人,张飞的性格正好符合。如张飞或包公。紫色脸谱:象征智勇、刚毅的性格。绿色脸谱:代表顽强、暴躁的性格特征。金银色、灰色等脸谱:代表鬼怪神佛、精灵(有时也用绿色代表)三、播放音乐《唱脸谱》近些年来,一种创新的音乐体裁颇受关注。这种新的音乐体裁就是“戏歌”。在戏歌中《唱脸谱》是流传最广,颇有影响的一首佳作。作品从各种人物的脸谱入手,进一步夸奖其生动形象,以赞美京剧艺术之出神入化,引人入胜。1、学唱《唱脸谱》视频欣赏歌曲《唱脸谱》(让学生随着媒体画面,完整欣赏歌曲,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2、欣赏的同时同学们思考问题:歌曲可以划分几部分,每部分的唱腔上有何不同?师生共同探讨回答。上述问题:第一部分其旋律汲取了京剧音乐的素材,采用通俗音乐的创作手法。第二部分完全使用京剧音乐的西皮唱腔,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2、学唱《唱脸谱》:采用听唱,教唱,分组唱等方法突破这一难点。在引导学生的同时,让学生反复聆听和观看这首戏歌的MTV,让学生在歌声与画面中去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及京剧的韵味,然后教师讲解这首戏歌的风格,演唱情趣等要素,通过探讨和体验的过程来完成这一教学过程。3、解决难点(学生提出难点)在学唱过程中,学生提出难点。(中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我放手让同学们自主地探究学习,改变以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尽可能地解决问题。也就是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A前半拍休止;长句“叫喳喳…………”B对艺术作品的处理,教师引导学生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使学生能更加完整地掌握《唱脸谱》这首戏歌。)三、思考与创作为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收集有关的京剧流派及代表人物,自画脸谱或试着走一走京剧的台步。师生互评。(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发挥其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完成学习目的。)最后小结:在优美的旋律,轻松的氛围中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进行美的教育的同时,体验上音乐课的乐趣。【课后作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唱脸谱》【教学反思】: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合作探讨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尝试教学法等在教学中把教法和学法联系起来。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讨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使学生更准确的表现和感受作品的内容及情感。通过对京剧的了解,让学生对歌曲更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