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数学年级:六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时间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2、通过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抽象概括能力。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课型新授课时1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个性修改1、回顾比,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2、求比值。12:164.5:2.710:6提问: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3、引入课题:因为比值相等,所以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4.5:2.7=10:6)比例的意义)复习导入1、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2、求比值。知道: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1、学习例题:教师提问:这三个比有什么关系?结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2、探究比例的第二种表示方法。3、教学比例各部分名称。4、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比例的基本性质)5、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6、小结:比和比例的区别,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探究新知1、学生自己算出40页三面国旗长宽之比。知道比例的意义。2、写出比例的分数表示形式。3、自学后,板书比例各项名称。4、计算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的积。5、判断10:12和35:42能不能组成比例。1、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6:3和12:635:7和45:920:5和16:80.8:0.4和0.3:0.62、完成40、41页做一做。巩固练习学生判断后,指名说出判断的根据。教师让学生说学习体会。课后小结谈收获。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