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传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戴翠翠【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这个故事。2.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活动方案】师:(课件展示)日月潭与杭州西湖相媲美,成为又一处人间天堂,你看她潭水四时不竭,漫漫绿波恍若一面明镜,青山倒映其中,湖光山色,相映如画。美妙的风光因为一个动人的而更令人神往,想再次去聆听这个故事吗?活动一:读故事,了解英雄想法。1.轻声读一读第2、3自然段,想一想:①“一筹莫展”是什么意思?人们为什么会一筹莫展呢?②大尖哥和水社姐会怎么想,怎么做呢?2.组内交流。3.班级交流。失去了太阳和月亮,老百姓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和无边的苦难,分分秒秒都是煎熬啊!在这危急时刻,大尖哥和水社姐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继续交流。师:两条恶龙凶猛异常,狡猾万端,要降伏他们,谈何容易?明知此去凶多吉少,偏要挺身而出。一个挺身而出,让我们看出危难之时,承担重任的英雄气概,寥寥四个字,却照亮了大尖哥和水社姐伟大的人格。带着乡亲们的重托,祝福和深深的担忧,他们踏上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的艰难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显出怎样的英雄本色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二。谁来大声地读读活动二的要求?活动二:品故事,感悟英雄精神。1.默读4~5自然段,①划出能体现大尖哥和水社姐英雄行为的词句,仔细品读品读。②你从这些词句体会到大尖哥和水社姐是的人。2.组内交流。3.班级交流。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师:看来这一句生动的描述打动了你们,有比较才有鉴别,让我们体会文章用词的别忘了要读好文中句子哟!魅力,出示: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谁能说说第二句生动的原因。生1:第二句多了个“吃尽了千辛万苦”,让我们感觉到拿金斧头和金剪子太艰难了。生2:多了“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让我们仿佛看到去取宝物的艰难过程。生3:从这个“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可以看出他们不畏艰难,勇敢顽强。师:说的多好,能把这个艰难过程通过读书表现出来吗?生:(声情并茂的地读,加重了这几个词的语气。)师:加重语气读,这是朗读技巧,若能想象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情形,在脑海中看到他们吃的苦,遇到的险,能发自内心的读好!谁能说说,你脑海中看到他们会吃什么苦?生1:他们没有水喝,没有饭吃,口干舌燥,饥饿难耐。生2:他们在斩棘时会刺破衣服,身上会伤痕累累!生3:他们的鞋子会磨破,赤脚行走,脚底下磨出血泡!。生4:他们可能遇到巨蟒、老虎、恶狼,面临着生命危险!师:所有的痛苦,困难都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道路,谁能读出对他们的深深敬佩之情。指名读。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艰难,勇敢顽强,这就是英雄!齐读,。师:你们的朗读使英雄的形象更加生动、饱满了!师:同学们,学语文多有意思,同样表达一个意思,第二句用了几个词,运用了具体描写的方法,则更显生动,效果不同凡响,同学们在作文时,可要学会这一招…师: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子只是第一步,更大的困难、更多的危险,还在等着他们。咱们继续交流。生1:大家请看这一句“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从“纵身潜入水底”,我感觉到他们面对生命危险毫不犹豫,“潜入”一词,说明他们水性好!师:你很会读书,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生1:(铿锵有力读。)生2:从“激战了三天三夜”,我觉得他们搏斗时间很长,他们一定很疲劳。师:是的,再强壮的身体又怎能熬得住三天三夜的激战,你们认为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生1:是必胜的信念!生2:是正义的力量!生3:是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对他们的期望,他们不想让他们失望。生4:我认为是他们对美好生活、对光明的向往支撑着,英勇是一种来自心灵和灵魂的力量,是为民除害的必胜信念,在支撑着他们,让我们一齐来赞颂他们。齐读…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师:正义最终将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