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下语文诗词复习小试卷(一)1、《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的美好联想。2、《蒹葭》开篇就展现了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对后文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3、,,。,故克之。“鼓”击鼓,突出了。4、肉食者,。“肉食者”指,这里指的人。“鄙”鄙陋,这里指。5、.其身正,;,。用《论语》句赞美李广将军。九下语文诗词复习小试卷(二)5、桃李不言,。赞颂。“蹊”是“”的含义6、停杯投箸不能食,。四个动词写出诗人的7、.,雪满山。形象写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象征世途艰险。8、,梦日边。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明。“日边”。9、斗十千,。写出了,反衬出。10、.,今安在?写出诗人找不到出路的极度苦闷心情。“安”是“”的意思。九下语文诗词复习小试卷(三)11、会有时,。“会”是“必然”“一定”的意思,“济沧海”表面说渡过大海,实指实现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突出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理想。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坚强倔强的性格。12、,路八千。“朝奏”“夕贬”表面获罪之速。13、,惜残年。既突出自己的耿耿忠心,也含蓄地抒发了内心的委屈和怨愤。“为”,“替”的意思,“肯”,岂肯的意思,“惜”“顾惜”的意思。14、,马不前。“拥”,“阻塞”的意思。15、流露出对国家的眷念和对前途的惆怅心情。境界雄浑而悲壮。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山河表里潼关路: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表里:关外关内。2踌躇: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的同情与关怀。16、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表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表达了面对历史洪流的无奈。“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中“年少”指孙权,“兜鍪”代指士兵,“坐断”的意思是占领、占据。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了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谴责和对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渴望。九下语文诗词复习小试卷(四)17、“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渲染了梅花--------的情形。18、18、“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表现了了梅花------的特点。1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香如故”本指---------,这里暗喻---------。20、“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抒发了诗人--------之情。21、“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抒发了诗人-----。22、“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表现了诗人-----。九下语文诗词复习小试卷(五)1、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秋瑾《满江红》)2、为篱下,黄花开遍,()。3、苦将侬,(),殊未屑。4、俗子胸襟谁识我?()。5、四面歌残终破楚,()。6、莽红尘,何处觅知音?()。7、秋瑾的《满江红》中,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出了秋色的凄凉的句子是(,)。8、秋瑾的《满江红》中,表现了作者对俗世偏见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的一句诗是(,)。9、乾坤能大,()。(文天祥《酹江月》)10、(),那更寒虫四壁。11、镜里朱颜都变尽,()。12、(),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13、(),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14、“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中“池中物”比喻的是(),这句话抒发了诗人内心这样的想法:()。15、文天祥的《酹江月》中,从文治武功对面写出了作者不凡的抱负,表明作者把整顿乾坤,定乱扶衰,恢复家室的重担加在自己身上的坚定决心的句子是()。九下语文诗词复习小试卷(六)16、文天祥的《酹江月》中,“(,)”一句,作者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坚信爱国事业,后继有人,悲苦之中透出一线光明。17、文天祥的《酹江月》中,“(,)”一句,与《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3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同样光照千古的名句,表现了作者的赤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