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从小要苦练基本功。只要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从小要苦练基本功。只要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从小要苦练基本功。只要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教学过程:一、复习。1.认读词语。注视紧盯学艺或者灵活飞翔勤学苦练京剧大师2.填空。梅兰芳小时候______,经过______,终于成为________。二、讲读课文。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兰芳学艺》(生读课题)。大家进一步来阅读课文,想一想,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1.学习第一段。(1)自由轻声读,边读边想:梅兰芳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2)出示句子。讨论:“眼睛没有神”是什么意思?“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3)齐读。(4)为什么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呢?学生讨论后,出示填空:①因为梅兰芳_________,所以师傅说_________。②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2.学习第二段。过渡: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灰心、失望了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1)出示第二段话,指名读。(2)讨论第一句话。梅兰芳灰心、失望了吗?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句话看出来的?(3)讨论第二句话。梅兰芳下定了决心后,又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先到课文第二段中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女生齐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勤学苦练)是从哪儿看出梅兰芳在勤学苦练的?“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呢?哪个词儿体现了“勤”?(常常、日子一长)能把“常常”这个词换一换吗?把句子中“飞翔”和“活动”去掉,再来读一读句子,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梅兰芳为什么一定要紧盯飞翔着的鸽子,注视游动着的鱼儿呢?(4)引读第三、四句话。(师引)梅兰芳下决心苦练眼神,练习的时间长了,双眼——(生读),(师引)所以人们都说——(生读)。讨论:眼睛真的会说话吗?(5)根据板书小结,齐读第二段。3.学习第三段。过渡:梅兰芳的眼睛变得有神了,他是不是就满足了呢?从“勤学苦练”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梅兰芳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了其他的唱戏基本功。)(1)引读。(师引)是啊!梅兰芳下定了决心,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唱戏的各种基本功,终于成了——(生读)。(板书:京剧大师)(2)讨论。一个被师傅认为不唱戏料子的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后成了一位京剧大师容易吗?学到这儿,你想对梅兰芳爷爷说些什么呢?(祝贺您,爷爷,……)(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三、总结延伸。梅兰芳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老师课间的观察,发现有的同学现在仍然没有学会跳绳,你们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用“只要……就……”这样的句式练习)(板书:下定决心,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功。)那么,不会跳绳的同学,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四、齐读课文。五、作业。1.背诵课文。2.用“终于”和“只要┅┅就┅┅”分别写一句话。板书:14梅兰芳学艺不是“料子”→勤学苦练→京剧大师下定决心,不断努力,就能成功。教学反思:本节课有三个特点:(1)教学思路清楚,教学过渡自然,整节课上得很流畅。(2)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很扎实,不仅重视读和理解的训练,而且有机地进行表达的训练。(3)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