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和氧气一、空气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致是占21%,占78%,占0.94%,占0.03%,其他气体及杂质占0.03%。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1/5,约占空气体积的4/5。2、在空气氧气含量的测定试验中,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的生成,同时钟罩内的水面,并约占钟罩内的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3、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和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的燃烧和。在我国,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出的SO2进入大气后,易形成。二、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2、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具有性。(2)要掌握氧气与木炭、硫、磷、铁、镁、铜、铝、石蜡、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酒精的燃烧化学方程式及部分物质燃烧的现象。木炭:硫:磷:铁:镁:铜:铝: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酒精:反应物反应物的颜色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木炭硫红磷铁镁石蜡3、氧气的用途氧气很重要的用途是和。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1)实验室制氧气,常温下可采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其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室还可以采用单独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还可以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1)用H2O2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型,用KMnO4和KClO3制氧气的发生装置用型。(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和的性质,收集氧气可以用法和法两种,收集较纯净的氧气要用法。3、检验方法:用木条,伸入集气瓶,若,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4、检满方法:用木条,放在集气瓶,若,说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5、催化剂、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都前后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用。四、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呢?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1)红磷的量不足;(2)瓶内氧气没有耗尽;(3)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4)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该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1)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2)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针对此实验可以展开如下拓展。题1.将足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在燃烧匙上点燃(或灼烧),分别放入四只图2所示装置的广口瓶中,立即塞紧橡皮塞,反应结束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导管中水柱上升最少的是放入哪种物质的装置?()A.铁粉B.磷C.木炭D.镁题2.某班同学用图3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②③④题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A.蜡烛B.红磷C.硫粉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4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